2012年吉林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指导(1)
来源:育路教育网发布时间:2012-08-14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参考答案及解析】
1.B【解析】文段第二句话是中心,即“消费主义将消费的工具合理性和生存的合目的性关系截然颠倒”。B项是此句的同义替换。
2.B【解析】A、D项都是片面的说法,整个文段要表达的是感情既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同时又具有社会性。因此B项概括全面准确。
3.C【解析】意图推断题。文段前三句对克隆一直持支持态度,意图论证克隆并不违背自然规律。第四句转折,指出即使不违背自然规律,人类克隆也有许多问题需要慎重考虑,持这一观点的一个原因就是不成熟的克隆技术很可能会产生道德问题。本题可以通过关键字迅速破解,“但”字转折,其后为主旨句,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A、B两项以次为主;D项是文中没有提到的主观态度。
4.C【解析】由“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本来就是同一思维中的水乳交融的有机组成部分”可知C选项正确。
5.B【解析】题干中“五子棋先由中国传到朝鲜,再由朝鲜传到日本”讲的是五子棋地区的变化,然后又经过一系列游戏规则的变化,使得五子棋渐渐成为了一种国际比赛项目。故本题选B。
6.D【解析】D项较为全面,包括A、B、C三项所述危害,故答案为D。
7.A【解析】由“文字成为记录文化的有效工具是从意音文字开始的”可知,后面的内容讲的应是意音文字记录文化。由此判断,只有A项符合。
8.C【解析】本文段主要是通过讲述如何对扫帚进行处理,以延长扫帚的使用寿命,选项C最为准确。
9.B【解析】这是一道意图推断题,属于非常典型的社会现实类。首句文段讲述了闯红灯现象普遍存在;接着说另一些“闯红灯”现象屡禁不止,注意此处的“闯红灯”外延扩大了;最后通过省略号结束事实陈述,引出该现象的深层原因和影响。那么不难发现作者的意图是揪出一个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此处为一心态、态度问题),呼吁人们改善或改正。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A、C、D项的主体都是“闯红灯行为”,A项蜻蜓点水只说到其表层,C项是对末句的片面引申,D项“信仰”一词说法有误。
10.C【解析】这是一道主旨概括题。本题可从行文脉络切入,文段为总一分一总式,首句可提炼出“清正廉洁流芳百世;贪官污吏遗臭万年”的主题,表达的是精神比物质更重要;中间为举例论证,减少贪欲和坦荡做人是清正廉洁的实现方式;“在现实中”相当于一个总结性质的关联词,结合现实重申主题——党员干部要以史为鉴,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其他三项均为片面概括。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