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词义辨析之词语的核心义

来源:中公教育发布时间:2012-07-23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公务员辅导咨询

汇集公务员培训权威机构,权威解答公务员考试相关问题

zaixuanzixun

    词义辨析是逻辑填空题的一大考查重点。正确理解、准确辨析词语的含义,对解答逻辑填空题至关重要。进行词义辨析,可从词语的核心义、词语的色彩义和词语搭配三方面着手。我们这讲主要为大家介绍如何根据词语的核心义来辨析词义。

    词语的核心义,又称概念义或理性义,它是词语最基础的含义,主要包括词义所指的范围、所侧重的点、所表现的轻重程度。

    一、词义所指的范围

    词义所指的范围,有大小的不同,也有所指对象的不同。公务员考试中,对范围大小不同的近义词辨析考查较少,多是对词义所指对象的考查。在辨别词义所指对象时,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考虑。

    1.对象的类属划分

    有些词语词义相近,但所针对的对象属于不同的类别。

    示例一 “度过”VS“渡过”

    度过:指过去的意思,多用于表示与时间有关的对象,如“光阴”“童年”等;

    渡过:渡,水字旁。指经过与水有关的江、河、湖、海等,也指经过困难、危机等。

    「误用」社会各界好心人士捐款共计20余万元,帮助这家人暂时度过了难关。

    「辨错」句中说的是“难关”,应该与“渡过”搭配。

    示例二 “驱除”VS“祛除”

    驱除:驱,马字旁,赶牲口的意思。故“驱除”的适用对象为蚊虫、敌人等具体事物;

    祛除:祛,示字旁,故“祛除”的适用对象多为疾病、疑惧或迷信等抽象事物。

    「误用」经过众多专家的会诊,王教授的头风病终于被驱除了。

    「辨错」句中说的是将疾病治好,疾病为抽象事物,故应用“祛除”,而非“驱除”。

    「例题1」 失败在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技不如人,也不是因为我们不具备成功的实力,而是我们在很多时候,在心理上         了一种固定不变的看法,这种看法往往会让人们觉得自己根本就不可能实现某个目标。这种定式心理在很大程度上        了人的思维,也同时         了人们创新的脚步。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默许  囚禁  禁锢      B.默认  禁锢  囚禁

    C.默许  禁锢  囚禁      D.默认  囚禁  禁锢

    中公解析:“默认”有承认之意,“默许”有许诺之意,“看法”与“默认”搭配更合适。“禁锢”主要用于抽象的事物,“囚禁”主要用于具体的事物,“思维”属抽象事物,“脚步”属于具体事物,故正确答案为B.

    2.对象的内外指向性

    每个人从意识觉醒开始,就产生了内外两个视界,如:从独立的个人来看,自己是内,他人是外;从团队来看,队员是内,非队员是外;从地域来看,家乡、祖国是内,其他地方都是他乡、异国,是外。如此种种内外意识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意识带入到语言中使得我们的词语也有了内外的指向性。

    示例一 “反思”、“后悔”VS“参考”、“接纳”

    “反思”的只能是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后悔”也只能后悔自己的行为,不能“后悔”别人,所以这两个词指向的都是内:“参考”的只能是主体以外的人的观点,同样“接纳”也只能针对自我以外的人或事物,两个词都指向外。

    示例二 “光临”、“高见”VS“寒舍”、“拙见”

    “光临”、“高见”为敬辞1,指向的只能是他人:“寒舍”、“拙见”为谦辞,指向的只能是自己。

    「例题2」 为英雄全训华守墓37年的陈健,获得了“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的称号。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是:一个生者对一个死者的承诺,只是良心的自我          ,但是他却为此坚守37年,放弃了梦想、幸福和骨肉亲情。         火红的时代背景,他身上有古典意识的风范……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约束  淡去  B.制约  淡忘  C.约束  淡忘  D.制约  淡去

    中公解析:“制约”只能来自对方,而“约束”既可以来自对方,也可以来自自己。题干中的束缚是来自“自我”,因此选“约束”。“淡去”是淡化、稀释、褪去的意思,“淡忘”指印象逐渐淡薄以至于忘记。题干说的是“火红的时代背景”,用“淡去”表示对这种鲜艳的“火红”色背景的淡化、稀释,符合句意。故第二空选“淡去”。故正确答案为A.

    3.对象的时态特征

    有些词语带有比较明显的时间特征,或针对的是过去的人、事,或针对是现在,或针对的是未发生的、将来的事。

    示例 “追忆”、“回顾”VS“展望”、“预测”

    “追忆”、“回顾”针对的只能是已发生了的,“展望”、“预测”针对的只能是未来。

    「例题3」网络由于飞速发展而在整个社会活动中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由于        的加强,信息交流加快,生产和工作效率都大为提高。同时,也可能         各种社会问题,如计算机犯罪、个人信息被泄露等。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育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精彩专题

更多>>

全方位公考复习攻略

更多>>

公考交流

进入论坛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