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热点—删道歉信,“达芬奇”缺诚意

来源:中公教育发布时间:2011-12-30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公务员辅导咨询

汇集公务员培训权威机构,权威解答公务员考试相关问题

zaixuanzixun

    2011年7月,因在产品质量和产地等问题上均有欺骗消费者的行为,达芬奇家居股份有限公司被媒体曝光,陷入消费者的质疑声中。近日,该公司突然翻脸不认账,不仅不承认此前的造假行为,删除了对消费者的道歉信,而且还与上海市工商局在微博上展开一场“口水战”。(12月29日《中国青年报》)

    “达芬奇”出尔反尔的行为让人有点儿疑惑。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产品的产地、生产日期等信息必须明确标注。就此而言,“达芬奇”从东莞一家俱厂进货,却以“进口家俱”做宣传和销售,的确存在欺诈消费者的嫌疑。对此,“达芬奇”也在此前的“致消费者的公开道歉信”中说得很明白:对“产品产地标注问题、质量问题以及不规范宣传问题,本公司虚心接受政府部门、媒体以及社会公众的监督,并已开展内部清查整顿工作。”

    如今,“达芬奇”忽然翻脸,透着让人无法理解的邪性,也丢了两个最起码的诚意。

    一是缺乏对消费者的诚意。“顾客就是上帝”是商家所认可的经营理念。在具体责任没有明确之前,消费者依然是受害者,就算“达芬奇”对工商部门的处罚有不服和怨言,以及是否申诉和提起诉讼,都不是对消费者翻脸、删除针对消费者道歉信的理由。

    二是缺乏解决问题的诚意。“达芬奇”一边“声泪俱下”的哭诉,一边回避问题的关键;一边喊冤叫屈,一边又强硬翻脸,无论如何,这些都不是解决问题应该有的态度。“达芬奇”的这种态度,表面上看似是对自身利益的保护,实则是缺乏对自己负责的态度。

    中国人向来比较注重信誉、看重诚信。而信誉和诚信无疑是努力千年,毁之一旦的。没有足够诚意的呵护,没有勇于担当的勇气,没有知错就改的态度,“达芬奇”能在中国走多远?这恐怕才是“达芬奇”需要认真思考的。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育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全方位公考复习攻略

更多>>

公考交流

进入论坛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