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环评师考试案例分析应试指导12
来源:中大网校发布时间:2011-12-23
大气环境现状监测布点原则
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不应少于10个;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不应少于6个;三级评价项目,如果评价区内已有例行监测点可不再安排监测,否则,可布置1-3个点进行监测。
一级评价项目不少于二期(夏季、冬季);二级评价项目可取一期不利季节,必要时也应作二期;三级评价项目必要时可做一期监测。 每期监测时间,一级评价项目至少应取的有机界代表性的7天有效数据,每天不少于6次(北京时间02、07、10、14、16、19时,其中10、16时两次可按季节不同作适当调整)。对二、三级评价项目,全期至少监测5天,每天至少4次(北京时间02、07、14、19时,少数监测点02时实施确有困难者可酌情取消)。监测应与气象观测同步进行。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为:
工况选择:正常工况、非正常工况、事故排放;
影响时段:建设期、运行期;
预测范围:主要根据评价级别确定的评价范围进行评价,评价范围外的敏感点也应交代;
预测内容应包括: 代表性气象条件下的最大落地浓度及距源距离;
不利气象条件下的大气环境影响及浓度分布;
对保护目标或敏感点的影响;
对评价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变化及影响;
对国家实施总量控制的因子,提出总量控制建议指标;
进行无组织排放浓度影响预测,计算卫生防护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