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考热点:城镇人口首超乡村令人喜忧参半

来源:中公教育发布时间:2011-12-22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公务员辅导咨询

汇集公务员培训权威机构,权威解答公务员考试相关问题

zaixuanzixun

    12月19日,社科院在京发布《社会蓝皮书: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指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 50%,中国历史上城镇人口首次超过乡村人口。蓝皮书还指出,农村人进城难以享受到城市化带来的城镇居民的社会待遇。(12月20日《新京报》)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的中国人口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49.68%,而乡村人口占50.32%.同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这表明,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2011年城镇人口“首超”乡村人口,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是量变的渐进结果。

    而城乡人口结构的逆转,又是一个“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正如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所说,这是中国从一个具有几千年农业文明历史的农民大国,进入了城市社会为主的新的成长阶段,这意味着人们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职业结构、消费行为以及价值观念都会随之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或是隐性的,但我们可以预期,超过临界点的新的人口结构,将会带给社会结构本质性的改变。

    城镇人员过半,令人喜忧参半:喜其“量”,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结构将发生质变的预期;忧其“质”,目前的城镇化水平还是碗“夹生饭”,在城镇化过程中,造成了大量“伪城市化”农民。农业户籍人口大量涌进城市,人身在城市,身份在乡村;人在城市,根在乡村;这是典型的“半城市化”,最纠结的是,还有很多人没有享受到城市化本该有的待遇。

    因此,在为量变欣喜之余,相关部门要建立完善相关的制度,消除“半城市化”和“伪城市化”,尽快促成质变,让城市化名副其实,以最大的诚意来偿还历史欠账,实现“同城同权同待遇”,让人们真正能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育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全方位公考复习攻略

更多>>

公考交流

进入论坛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