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社会热点:歧视的“心墙”如何拆?

来源:中公教育发布时间:2011-12-01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公务员辅导咨询

汇集公务员培训权威机构,权威解答公务员考试相关问题

zaixuanzixun

    随着12月1日国际艾滋病日的来临,各大媒体对艾滋病和病患者的关注也逐渐升温,与一年内其它364天“黎明静悄悄”的景象相比,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满城尽是红丝带”。然而,宣传上的高潮并不能掩盖问题的存在,广大市民对艾滋病的误解、对艾滋病人的冷漠甚至歧视,亟需引起重视。

    一位在收容感染艾滋病吸毒人员的特殊监管场所任职的朋友曾告诉我这样一件事:他们单位一位帅小伙,谈恋爱的时候一直不敢告诉女友自己的具体工作是什么,就“忽悠”说自己是一位特殊园丁,怕姑娘“厌屋及乌”。后来还是露了馅,未来的岳父岳母因为对艾滋病心存恐惧,愣是不同意。结果还是单位领导出面,耐心解释,历数了小伙的“优秀”,才最终促成了婚事。朋友说,现在单位的“光棍”还不少,他们基本上都有过类似“一波三折”的遭遇和苦恼。朋友还说,场所内学员宿舍的生活设备坏了需维修,一听是“那种地方”,维修师傅都不愿来。朋友感叹道:“我在防艾一线工作了好多年,事实上,与艾滋病人或病毒携带者打交道,没有像大家想得那样可怕!”

    笔者听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公众对从事艾滋病相关工作的正常人尚且如此戒备,更何况是对艾滋病人了!这一“弱势”的病患群体所受到的冷遇、歧视,及生存之艰辛,便可想而知了!

    记得一位社会学家说过,对艾滋病的歧视源于无知和恐惧。据一项调查显示,在“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这样的常识性问题上,某地有四成大学生竟然不知道。大学生尚且如此,更不要说普通市民了。

    目前,我国有几十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仍被社会排斥,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偏见,艾滋病就是肮脏、糜烂生活的代名词,市民往往给艾滋病贴上道德标签,也为自己的歧视心理找到了一个貌似正义的借口,在心里为艾滋病人筑起了一堵“隔离之墙”。

    只有拆除了“心墙”,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艾滋病人的生存境遇。而这道“心墙”,又该如何拆除?

    笔者认为,拆除歧视的“心墙”,需要在公众普及艾滋病防治的科学知识、消除人们的误解和无知,更需要呼唤社会的良知和公众的关爱,“关爱”是可以化解病痛和仇恨的“济世之药”。“助人也是爱己”,只要我们都能用爱去关怀身边的每一个人,关爱弱势群体,我们相信“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育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全方位公考复习攻略

更多>>

公考交流

进入论坛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