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标准试题解析(8)
来源:华图教育发布时间:2011-11-24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1.剪刀∶布匹( )
A.玻璃∶门窗B.锯子∶木头
C.衣服∶缝纫机D.门窗∶玻璃
2.罗贯中∶夏候渊( )
A.宋江∶水浒传B.鲁讯∶少年闰土
C.王勃∶长恨歌D.吴承恩∶西游记
3.焊接工∶护目镜( )
A.技工∶电话B.水生物∶鲸
C.骑士∶盾D.妇女∶泼妇
4.下雨∶路滑( )
A.晴天∶太阳B.伤心∶痛苦
C.失望∶高兴D.播种∶收获
5.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
A.淝水之战∶柏举之战B.桂陵之战∶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长勺之战D.牧野之战∶涿鹿之战
6.河南∶商丘( )
A.山西∶太原B.山东∶济南
C.青海∶西宁D.广西∶桂林
7.有∶无( )
A.生∶死B.长∶短C.上∶下D.胖∶瘦
8.杀人∶犯罪( )
A.书法∶艺术B.美丽∶漂亮
C.鲁迅∶周树人D.历史∶通史
9.巴以冲突∶领土( )
A.温室效应∶二氧化碳B.泥石流∶温度
C.春运∶火车票D.矿难∶煤炭
10.英国∶日本( )
A.中国∶韩国B.德国∶荷兰
C.美国∶法国D.葡萄牙∶西班牙
「答案」
1.B「解析」题干中两个词的关系为工具与作用对象;A项为局部与整体的关系;C项中为作用对象与工作之间的关系;D项为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2.B「解析」夏侯渊是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中的人物;A项的关系为作品中的人物与作品;C、D两项均是作者与其作品的关系。
3.C「解析」题干中两词的特定人员与使用工具的关系;A项中技工与电话没有直接的联系;B项中为一般与特殊的关系;D项为同一种事物的不同称谓。
4.D「解析」题干中的两个词的关系为因果关系;在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符合。
5.B「解析」题干中两场战争都发生在东汉末年;在四个选项中只有桂陵与马陵之战发生在战国中期。
6.D「解析」题干中商丘是河南的一个地区,但不是河南省的首府;在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中的桂林不是广西的首府,其他三项都是省会城市与省份之间的关系。
7.A「解析」题干中的两个词的关系为绝对反义词,只有A项符合这一要求。
8.A「解析」题干中的两个词为因果的关系,应选A项。
9.A「解析」题干中两个词的关系是事物与其产生的原因,在四个选项中只有A项中的二氧化碳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10.D「解析」英国与日本都是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在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中的葡萄牙与西班牙的国家形式都是一样的。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