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国家海洋局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大纲
来源:发布时间:2011-11-04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49.[掌握]:海洋生物生态类群中浮游生物、游泳生物和底栖生物的定义与其对应类别
50.[掌握]:海洋生态系统概念
[熟悉]:海洋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51.[掌握]:食物链、食物网概念
52.[掌握]:赤潮的定义
[熟悉]:赤潮的危害
53.[掌握]:海洋污损生物和钻孔生物的概念
[了解]:海洋污损生物的危害
54.[掌握]:从生物学上分海洋生物资源的种类(海洋鱼类资源、海洋无脊椎动物、海洋脊椎动物资源、海洋植物资源)
参考书目:
《海洋科学导论》(冯士莋、李凤歧、李少菁等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部分:海洋管理与海洋法律法规基本知识
(一)相关职能职责
55. [熟悉]:国家海洋局职能和职责
56.[掌握]:应聘单位职责和主要任务
(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出台背景
57.[了解]: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
(三)领海及毗连区
58.[掌握]:领海;领海基线;无害通过;毗连区的宽度;毗连区的管制权
(四)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
59.[了解]:过境通行制
(五)群岛国
60.[了解]:群岛国概念;群岛水域概念;群岛海道通过权
(六)专属经济区
61.[掌握]:专属经济区概念;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的权利与义务;其他国家在专属经济区的权利与义务;专属经济区的宽度;海岸相向或相邻国家间专属经济区界限的划定
(七)大陆架
62.[熟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关系
63.[了解]: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划界;大陆架界限委员会
64.[掌握]:大陆架概念;沿海国在大陆架的权利与义务;其他国家在大陆架的权利与义务;大陆架的宽度;海岸相向或相邻国家间大陆架界限的划定
(八)岛屿
65.[掌握]:岛屿概念;岛屿制度
(九)公海
66.[熟悉]:公海自由;登临权;紧追权
(十)国际海底区域
67.[了解]:“区域”与公海的关系:“区域”与沿海国大陆架的关系;国际海底管理局
68.[掌握]:国际海底区域的概念;
(十一)国际海洋争端解决
69.[了解]:国际海洋法法庭
(十二)海域使用管理基本概念
70.[掌握]:海域;海域使用;海域所有权;海域使用权;临时海域使用
(十三)海洋功能区划
71.[熟悉]:海洋功能区划与相关规划关系
72.[掌握]:海洋功能区划;海洋功能区划编制原则
(十四)海域权属管理
73.[熟悉]:海域使用权期限;填海项目管理
74.[掌握]:海域使用申请审批;海域使用权招标拍卖;海域使用权登记
(十五)海域有偿使用
75.[熟悉]:海域使用金减免
76.[掌握]:海域使用金
(十六)海域使用监督检查
77.[熟悉]:监督检查责任和措施;海域使用法律责任
(十七)海洋环境保护基本概念
78.[熟悉]:海洋环境污染损害
79.[掌握]:《海洋环境保护法》适用范围;授权监管部门和职责
(十八)海洋环境监督管理
80.[了解]:沿海地方各级政府的海洋环境保护责任;海洋环境质量标准;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海上污染事故应急计划(十九)海洋生态保护
81.[了解]:重点保护的海洋生态系统类型;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
(二十)防治陆源污染
82.[了解]:陆地污染源;入海排污口设置;禁止、严格限制和严格控制排放的污染物;污水处理
(二十一)海洋工程污染
83.[熟悉]: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海洋工程建设限制要求
84.[掌握]:海洋工程
(二十二)废弃物倾倒
85.[了解]:倾倒许可制度;海洋倾倒区选划原则与分类;废弃物分类;禁止倾倒的物质;倾倒概念;海上焚烧概念
(二十三)海岛保护
86.[熟悉]:全国海岛保护规划的内容;禁止或严格限制的活动
87.[掌握]:海岛和低潮高地的概念;海岛保护的基本原则;特殊用途海岛的分类
(二十四)海底电缆管道管理
88.[熟悉]:铺设海底电缆管道的申请审批
89.[掌握]:电缆、管道的概念;《铺设海底电缆管道管理规定》的适用范围;主管机关
(二十五)涉外海洋科学研究管理
90.[掌握]:《涉外海洋科学研究管理规定》的适用范围
参考资料:
1. 张海文、李海清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释义集》,海洋出版社,2006年4月1日第1版
2. 张海文、贾宇、吴继陆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图解》,法律出版社,2010年4月1日第1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
8.《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9.《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废管理条例》
10.《铺设海底电缆管道管理规定》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海洋科学研究管理规定》
三、职业能力测试大纲
主要测查应聘者具备的潜能。试卷主要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等四个部分,全部为四选一的客观性试题。笔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60分。
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理解与表达着重考察报考者对文字材料的理解、分析、运用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它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准确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等。一般包含一段话或一个句子,要求考生选出与所提要求最相符合的一项。
例题:我国是桂花的故乡,西南、中南地区是它的原产地。早在战国时代,屈原的《九歌》中就曾多次出现“桂舟”、“桂酒”等词,这是最早以桂入诗的例子。陕西省勉县城南定军山武侯墓前有两株桂花,相传栽种于汉代,已有1700多年历史,人们称它们为“汉桂”。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
A.桂花早在1700多年前就被引入我国
B.桂花多在我国西南、中南地区种植
C.“汉桂”是最早入诗的桂树
D.《九歌》是我国最早的诗词
(解答:B)
又例如:
一个治学严谨的大学,开办一个专业非常 ,不仅要考虑专业的成熟程度,还要看本校有无学科优势,有无财政能力支持这一学科的长期发展。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