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四、预测模型选择的思路 (一)长江水环境影响预测模型选择的思路 1.水质预测评价的原则 本次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的第一个原则是确定本工程废水排放对两水厂水质的影响程度。另外,为便于水环境管理,无论本工程项目废水是岸边排放还是江中排放,都需确定"混合区"范围。南通市环保局以通政发(1990)186号文对长江南通段作过具体规定:拟建工程长江段水质执行GB 3838-2002中的II类标准,而江岸200m内水域执行Ⅲ类标准。本次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第二个原则是确定合适的最大污染混合区范围。本次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第三个原则是通过水质预测为废水治理措施提供反馈建议并提出本项目废水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为本工程废水直排长江及委托开发区污水厂集中处理后排入长江两套排水方案的比较提供水环境依据。根据大纲评审意见及捷利康公司专家的建议与要求,本次长江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第四个原则是对排污口位置选择、最佳排污方式和时间的确定进行初步论证,为下一步的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2.水质预测模型的确立 鉴于长江南通段为感潮河段,潮汐类型属不规则半日潮型,而本项目排污口设置于岸边或近岸水域,岸边排污问题十分复杂,另外当时长江水文及潮流资料奇缺,不具备建立水量水质数值预测模型,只好采用简化的水质解析模型(二维动态混合衰减模型)。 (1)水质方程(略)。 (2)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概化(略)。 (二)大气扩散模式选择的思路 1.大气扩散模式的选用 鉴于评价区下垫面开阔平坦,一般情况下流场比较平直稳定,评价范围属于小尺度区域(10km以内);因此,大气扩散模式选择《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中推荐的正态模式便可,几个主要模式有: (1)有风点源扩散模式; (2)小风静风点源扩散模式; (3)薰烟模式; (4)面源模式; (5)非正常排放模式(有风); (6)日均浓度模式; (7)年均浓度模式; (8)烟气抬升公式。 2.大气扩散参数的确定(略) 分析: 环境影响预测必须考虑及设计非正常工况下的环境影响,分析环境可能接受水产;应论证排污方式的合理性,包括废气排放筒及烟囱的高度、废水排放口位置和排放形式、排放时间等。 |
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科目 |
主讲老师 |
精讲班 |
考题预测班 |
报名 |
||
课时 | 试听 | 课时 | 试听 | |||
周建勋 |
40 |
![]() |
10 |
![]() |
||
丁淑杰 |
![]() |
10 |
![]() |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 丁淑杰 | 40 | ![]() |
10 | ![]() |
![]() |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 冯老师 | 40 | ![]() |
10 | ![]() |
![]() |
环境影响评价师论坛热贴: |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
|
阅读上一篇:2012年环评师考试案例分析讲义精华36 |
|
阅读下一篇:2012年环评师考试案例分析讲义精华3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