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试卷
来源:育路教育网发布时间:2011-10-23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关于微薄中的出现的谣言有网友认为微博不完全能制止某个人散布谣言,因为它不能干涉某个茶客的自由言论,更不能对某人设定道德标准,微博只是一个茶馆,茶客想来即来想走就走,因此它也不应该完全背负某个人或某些人行为的责任。还有的网友说道:“微博对政府进行批判、质疑和监督都是可行的,但前提应当是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并不是用谣言、捏造和歪曲事实来攻击政府”。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民事诉讼法研究室主任汤维建说:“微博发言如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也一样可以被认定侵权。但可能普通人想去侵犯他人名誉都难,因为受关注程度不大,但公众人物就不一样了,他们言论的威力要大很多。”
谣言产生后,一些网站确实展开了“辟谣”和删除谣言的举措,但收效不佳,这是一直困扰所有网站的首要问题。即使韩国政府2002年就开始推行的网络实名制,收效依然不理想。每天,网警、网站及相关监管部门,通过检索门户网站都要删除几万条恶意帖子,但谣言却不可能实现“一删了之”,其瞬间的传播力量既无法控制,更不可估量……学者Q称网络谣言散布的根子基于两大方面:一是社会管理和网站规范存在的漏洞是网络谣言得以散布和传播的主因;二是公民自身缺乏常识教育和理性思考成为了加重网络谣言散布的次因。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追求真相的愿望”,辟谣联盟发起人之一、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吴丹红说。网名“吴法天”的他,现实中从事证据学研究。“上网时发现微博上的谣言越来越多”,职业惯性让他和网友“窦含章”萌生了组织一个辟谣联盟的想法。“我们这群人都很较真儿,认为正确的观点不需要借助虚假的事实去传播”,成立“辟谣联盟”,这是“自媒体时代,作为公民的一种社会责任”,吴丹红说。
6、6月13日有网友在新浪微博称:6月10日下午,广东省东莞市莞深高速路发生一件怪事:满载乘客、正常行驶的大巴突然一声巨响,就变成破烂不堪,车上乘客全部离奇失踪。通过搜索图片,网友发现该图是一年前的新闻照片。经调查,有8名用户同一时间发布了这条不实信息,并且所用链接都指向某团购网站。新浪公司对这8名用户给予最严厉处罚:注销账号。据介绍,被取消账号的用户,背后大多有着商业利益。业内人士称,发布不实信息的博主,都非常看重转发量和粉丝数。这些粉丝数量的背后,有什么特殊的含义?经查,在谣言背后,一般都能发现以公关营销和商业盈利的幕后推手。《创业家》杂志主笔卢旭成称:我们能看到的所谓的草根牛博,背后一般都有微博营销公司在运营。7月9号“人类已经不能阻止海底捞了”的口号出现在微博上,之后各式各样的“海底捞体”大行其道,到8月初,已有媒体质疑这种夸张的营销可能捧杀海底捞,8月22日海底捞爆出“冲兑门”事件,在微博上被疯狂转发。海底捞在微博上的大红大紫到瞬间跌落神坛,前后正好55天。而前面54天的大喜,只用了1天就成了大悲,令人不得不反思网络病毒式营销的成败。营销专家H向表示,“微博营销一定要慎重,其传播范围与效果不是你能控制得了的。”
近日有网友在微博上爆料,提醒大家“太鲜活的鱼千万别买”。此言一出,立刻招来众人“围观”。爆料的网友在微博中说,“菜市场买鱼,摊贩往大水盆内加入一种白色粉末,迅速用手搅拌,一会儿功夫白色粉末就溶解了,将半死不活的鱼虾倒入其中,鱼虾一会儿就活蹦乱跳,如刚从河中捞起来的。这神奇的白色粉末不是其他的,而是鱼浮灵,是一种能够致癌的催化剂。洒了鱼浮灵的鱼虾,经检验,砷、铅超标1000倍,可能严重危害人的肝、肾、智力等。”一时间,这篇微博被大量网友转发、评论。甚至有网友感叹,“还有什么能吃?”不过,还是有不少网友质疑,“这是不是在危言耸听,请专家、学者出来释疑。”
6月28日晚间8时许,新浪微博的大量用户被一只暂命名为“微博尾巴”的蠕虫病毒攻击,在短短1个半小时内感染用户超过3万人次,9点半,新浪微博官方发布病毒的清除报告,中毒用户账户也均得到了恢复。根据相关技术分析人员称,发生这次用户中毒的原因是,新浪微博的第三方软件API接口被人利用,通过csrf漏洞制造了蠕虫病毒,这一病毒可以未经用户授权转发链接,而链接中包括的js代码则有继续感染其他用户的危害。
7、在广袤无垠的网络空间里,草根们感受到的是一种真正的人性解放,历来的精神生活都未能像今天的网络这样自由与民主。社会学家R在“改革开放30周年解读”中认为,每一次思想的解放、社会变革和科教的进步,都会派生和衍生出一些特殊的文化现象。而草根文化现象,正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思想的解放、意识观念的革命、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带来了一些社会大众道德观念、爱好趣味、价值审美等一些变化,出现的文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民间产生的大众平民文化现象。它的出现体现出改革开放后而出现的文化的多样性的特点,也可以从一定意义反映出以阳春白雪占主流的雅文化的格局已经在承受着社会文化中的“副文化、亚文化”的冲击。这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其实是社会民众的一种诉求表达,折射出社会民众的一种生活和消费需求,以及存在的心理需求。
草根文化的衍生与上层治理政策息息相关。东汉末期残暴的统治,催生了黄巾大起义。黄巾起义的草根则是以道教为基础的五斗米道,五斗米道是道教文化的变种,是民间草根正义与道教结合的产物。在民国时期的大上海,经济的繁荣与混乱的社会治理,助长了黑社会势力的盛行。黑社会的草根为旧有的行帮,行帮的文化草根为对关公忠义的崇拜,具有深厚的儒学文化背景。时下,在一些政府治理比较混乱的地区,因民情阻隔,出现了上访村,上访老户,过去的进京告御状演变为今天的进京上访。群体上访者为避免被扣上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帽子,打出类似“不反党、不变乱、我们要吃饭”的旗号,体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部分官员曲解维护社会稳定的本意,对不合理上访、无理上访一味迁就,进一步恶化了上访文化。
草根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形态,同样遵循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不断进行自我更新。但是,作为距离经济基础最为遥远的上层建筑,文化意识又表现出较大的历史惯性,并不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而迅速改变。中国的草根文化,大多与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制度紧密相连,有些本身就是封建制度在基层民众中的直接传承。他们原本处于意识形态的主流,只是由于社会制度的变迁,方沦落至今天的草根,与时下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形成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化。对该两种文化冲突的解决,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源头抓起,尤其是从经济基础抓起。在法学领域之外,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用社会主义文化占领文化主阵地,同时,不断挖掘草根文化的合理内涵,用草根文化自身的优势弥补社会主义外来文化的不足,用社会主义先进的文化不断丰富、改造草根文化的内涵。不断缩小两种文化的差距,最终实现文化的“融合”。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