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试卷
来源:育路教育网发布时间:2011-10-23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开微博从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信息公开的理念,目前的官方微博还有很大空间可以拓展。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F教授认为400多个党政机构微博在整个党政机构中占的比例还是太小,同时我们的微博仅限于中文和国内使用,地域性很强,在某些程度上还是不符合“跨地域、无疆界”的新媒体特点。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X则强调,官员开博首先淡化自己是“官员”,“如果过于谨小慎微就不要开博,如果希望掌声与鲜花就不要开博,如果以此作为晋升阶梯就不要开博,如果气度很小就不要开博,如果个人问题很多就不要开博,如果没有时间就不要开博”。有着近7年“博龄”的“老博主”、被网友称为“医生哥波子”的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的个人微博也是备受关注的高级官员微博之一。如今他的博客访问量已近1000万次,连续三年被人民网评为“最负责任的官员博客”。在网上用平等亲切的语气,与网民坦陈交流医改、“看病难、看病贵”等热点问题的廖新波说:“微博沟通的最大特点就是平等,在微博的世界里,没有厅长,只有医生哥。”在日前国内某民情研究机构所作的一次调查中,近40%的受访者表示喜欢“解决问题型”的官员微博,26.8%的受访者喜欢“互动型”的官员微博,仅有极少数受访者能够接受官员在微博上大谈工作、发布政策,或者自说自话。网民“昊子的妈妈”说:现在有些领导和政府机关微博就是跟风而已,虽然开了微博却不见经常更新,或缺乏实质性内容,不知道领导微博会不会重蹈领导博客和信箱的覆辙,只有“三分钟热度”,潮流一过就“人去博空”。事实上,微博对官员一大考验,不仅仅在话语方式,更重要的是其现实生活中的为人为官。“官员开微博需要勇气,这种勇气来自于自身的坦荡和自律”一位粉丝在微博中这样评论。
浙江省委党校最近将“微博与领导工作”列入官员脱产学习班的必修课。去年下半年,北京市委党校已经开始为一些干部补习包括微博和MSN在内的新媒体技能。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的课程表上,也有“提高互联网时代的舆论引导能力”“提高网络领导力”等课程。
3、晓燕最近疯狂迷恋上微博,成为一个超级“围脖控”。 她不仅通过电脑发微博,还经常用手机发。每天从早晨起床的那一刻起,她就陆续地发布微博。有一次晓燕半夜发烧被室友送进医院,她一边打点滴,一边还坚持用手机拍照片,及时更新微博。现在,每天她差不多要花费10多个小时在微博上,至少要发几十条以上。因过于迷恋微博,晓燕每晚都要折腾到凌晨2时才睡觉。由于睡眠不足,她上班时注意力总不集中,出了不少差错。上周,她挨了公司主管一顿斥责,并被警告。晓燕知道自己确实要调整了,但如何走出“围脖控”,她深感茫然……
6月21日,江苏省溧阳市卫生局局长成了网络上的“最热局长”:由于误将微博当作私密聊天的即时通讯工具,与情人在微博上大肆调情,遭网友截图并发送到国内知名论坛上,该局长被停职检查并取消其党代会代表资格。这让一些原本就对微博望而却步的官员更“惧怕”开微博。而另有一些政府部门和官员,仅仅把微博当作一种工具,很少有与网友的互动。还有一些官员追时髦,或者被领导要求开通微博,却少有更新和管理。
英国首都伦敦等主要城市6日晚起,连续4晚发生骚乱时,大量虚假谣言经由微博客等社交网络传播,在不少居民中引发不必要的恐慌。英国首相卡梅伦11日说,政府正研究今后发生骚乱时是否关闭微博、社交网站或“黑莓信使”服务,或者阻止骚乱者利用这些社交网络工具串联。民权组织和反对党人士警告,这可能导致警方或网络运营商滥用权力、侵犯公民权利,且无助于化解矛盾。“信息自由流通可以用来做好事,但同样可以用来干坏事,”卡梅伦告诉议员,“如果有人利用社交网络制造暴力,我们需要阻止他们。”卡梅伦表态有意“管控”网络,立即引发英国一片质疑之声。反对者认为,警方管控网络可能导致权力被滥用。
2009年2月28日,温家宝总理来到中国政府网访谈室,就应对金融危机,教育改革,医疗卫生改革等问题与网友进行了2个小时的在线交流。这已经是温总理第三次同海内外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温家宝总理在访谈开始时表示,第三次和网友们在线交流,感到责任重大。
4、微博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真正标志着个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沉默的大多数”在微型博客上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微博将平民和莎士比亚拉到了同一水平线上。的确,微博的出现,让每一个“小我”都有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引领了大量用户原创内容的爆发式增长。
微博的快捷传播方式必然导致信息流量的增大;同时,因其发文的字数限制在140个字符以内,其“碎片化”特征而带来的割裂性也必然存在片面或信源断裂。但是,与生俱来的还有另一个特征,就是要训练和提高如何把碎片整合为整体的思维能力。在信息量巨大的虚拟网络中也参杂了大量庸俗信息。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Y所长说道:“网上庸俗之风横行,我看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社会生活层面的,什么‘芙蓉姐姐’、‘兽兽视频’,都是这一类的。第二类是文化层面的,网上的一些文学作品、博客文章,言语粗陋,赤裸裸地描写人的低级趣味,非常低俗,完全失去了文艺作品感染人、教育人的作用。第三类是政治层面的,有的网民对一些热点问题不负责任地进行政治性的评点、解读。”
现在微博被认为是一种新媒体,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和计算机学院W教授说:“微博由最初的IT精英和思想界先锐组成的小范围的交流平台,已被迅速改造成了媒体的新闻源,逐渐形成了一个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媒体舆论场;而微博言论是否触犯言论边界,还是应该从相关法律出发,按照法律规定来办,没有法律规定的,按照惯例来处理。”“网络舆论”具有“为民请命”的草根色彩,而媒体也常将网民声音引作民意。对于官员来说,不能仅仅把微博当做一个作秀宣传的舞台,而应该把微博看做是一个开展工作、官民沟通的极佳平台,不能有网友骂人就避之不及。官员开微博,首要面对的问题是个人角色和官方角色的转换。是谈工作还是谈生活?如何应对部分网友的非理性情绪?怎样做到真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些都是官员在考虑开通微博之前必先深思的问题。从现在来看,官员开微博的数量和质量都还很不够。
网络空间对政治制度、政治过程、政治权力、政府管理、国际关系等领域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研究网络社会政治现象和政治规律的网络政治学应运而生。网络政治所探讨的是:在网络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网络政治问题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矛盾运动规律。在网络空间中,社区、政府、国家、权力都是虚拟的,尽管虚拟却给我们的政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美国在网络政治研究领域位居国际领先地位,盖茨认为信息高速公路的优点之一是“虚拟平等”远比现实世界中的平等容易实现。在虚拟世界里,每个有条件上网的人的平等政治权利都得到了保障。美国政府主动在多方面利用网络降低行政成本,管理国家事务。在中国网络政治从一开始就具有民主政治的性质。普通民众,只要具有上网的能力,理论上就可以获得发言的渠道,有机会对各个层面的公共事务直接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诉求,极其便捷。这样的意见和诉求只要具有较高普遍性,就可能获得广泛的支持,从而形成一种舆论,就有可能对现实的立法、决策产生影响。不过,网络民主政治既然是一种直接民主政治,它也具有直接民主制的内在缺陷。比如,意见多变,缺乏深思熟虑。传统民主制度的制度安排,比如人民代表的审议,大体上可以弥补这种缺陷。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