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网
 自考动态  报考指南  考试政策  复习指导  课程设置  自考试题  自考就业  考生故事  助学单位  自考论坛 
 公共课: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经济类: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法学类: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文学类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高校招生  网络课堂

自考“新闻评论学”笔记(15)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8-10 08:22:31  来源:育路自考网
  • 文章正文
  • 资料下载
  • 自考圈
  • 论坛

    第十章 编者按语

    [编者按语是篇幅最为短小、依附性最强的一种体裁。离开了新闻报道,编者按语就失去了存在的针对性和必要性。]

    *编者按语的含义

    编者按语是一种依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的画龙点睛式的简短的编者评论,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等各类新闻传播媒介的编者对新闻或文稿所加的评介、批注、建议或说明性文字,是新闻媒介的编者专用及常用的一种发言方式。

    #编者按语的功能

    1、提示说明;2、评价表态;3、提醒建议;4、补充强调。

    *说明性按语的含义

    说明性按语是编者对新闻或文稿所加的说明或提示性文字,用以介绍作者身份,交待事件背景,说明有关情况,表明刊载的目的等等。以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兴趣,帮助人们了解及理解新闻或文稿。

    应用:写作一篇说明性按语。

    *政论性按语的含义

    是编者对新闻或文稿所加的评价或议论性文字,用以提纲挈领地点明报道的中心思想,传达最新的指示精神,划清是非界限和政策界限,或运用褒贬评议、引申生发等方式,通过个别启示一般。

    应用:写作一篇政论性按语

    *文前按语的含义

    文前按语,又称题下按语,在广播、电视中称为编前话。它在三种按语形式中编排位置最为显要,通常居于文前或栏前,片言居要,严肃庄重。在报刊上发表时常用楷体或比正文大一号的字体排出,有时还加框或加线处理,以突出其重要地位。

    #文前按语的基本特点

    一、行文提纲挈领,文字简明扼要,不必复述所依附的报道或文稿的内容,只需直接提出编者的看法和观点。

    二、以编者身份发言,通常情况下不署名,也不拟制标题。

    应用:依托报道配写一篇文前按语

    *文中按语的含义

    又称文间按语,是报刊上独有的按语形式。它新闻报道或文稿既有配合的关系,又有渗透的关系,通常直接插入文中,附在报道或文稿的某句话、某段文字后面,就报道或文稿中的词语、提法、内容等做出评点批注,诠释补充,或修正错误、提出希望等,以帮助读者领会文意、加深认识或避免传播中出现的副作用。

    #文中按语的基本特点

    一是与所依附的报道既相互配合,又相互融合,编者可以直接评价、分析文中的内容和提法,议论的针对性很强。

    二是有感即发、有疑即注、有错即批,随时评点,使用方便,运用灵活,有助避免传播中的副作用。

    三是文字简练、鲜明泼辣,与上下文衔接自然,便于阅读,易于理解,适合读者的认识规律和接受与理解。

    *编后的含义

    又称编余、编后小议、编辑后记等,在广播电视中称为编后话。它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之后,是编者依托报道有感而发的一种抒表情、联想与议论性文字。其作用在于补充和深化报道主题或文稿的中心思想,在帮助受众理解报道或文稿的同时,增加其内涵的深度、广度与力度。

    #编后的基本特点

    一是编后在发表形式上与前两种按语不同,它位于新闻报道或文稿之后,结构更为完善,可以有标题,也可以署名。

    二是编后在写作要求上与前两种按语有所不同,写法上更接近随感短评,需要必要的分析议论,也可以抒情、联想和借题发挥。

    三是编后在功能上与前两种按语的侧重点不同:文前按语冠于文首,大多起强调、提示的作用;文中按语穿插于字里行间,大多起注释、点拨的作用;编后置于文末,大多起引申、生发的作用。

    四是编后在运用上比前两种按语灵活多样,不仅可以配合新闻报道或文稿,图片、图表、漫画等也可以配写编后。

    应用:为新闻报道配写一篇编后。

    *按语写作要求(1)立足依托,有所超脱;(2)配合及时,运用灵活;(3)文学精粹,点到即止;(4)态度鲜明,讲求分寸。

    应用:运用按语的写作要求写作不同形式的编者按语。

热门资料下载:
<
自考最新热贴: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自考报名咨询电话:010-51291357 51291557
热点专题
 
 自考热点关注
                        MORE>>
学员报名服务中心: 北京北三环西路32号恒润中心18层1803室(交通位置图
咨询电话:北京- 010-51268840/41 传真:010-51418040 上海- 021-51567016/17
育路网-中国新锐教育社区: 北京站 | 上海站 | 郑州站| 天津站| 山东站| 安徽站
本站法律顾问:邱清荣律师
1999-2011 育路教育网版权所有| 京ICP证1004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