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网
 自考动态  报考指南  考试政策  复习指导  课程设置  自考试题  自考就业  考生故事  助学单位  自考论坛 
 公共课: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经济类: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法学类: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文学类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高校招生  网络课堂

自考“报纸编辑”资料(13)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8-09 16:09:57  来源:育路自考网
  • 文章正文
  • 资料下载
  • 自考圈
  • 论坛

    二、主题的分行要自然,便于阅读。

    (四)新闻标题的制作

    (1)*题文一致的含义

    即新闻标题必须与新闻内容相一致。这种相一致包括两方面含义

    1.标题所提示的事实,要与新闻内容一致。具体来说,其一,标题所写的事实应是新闻中本来就有的,不是虚构的。其二,标题可以从新闻中选择某一事实,但是这种选择不能不顾及事物全貌,不能歪曲整个新闻的基本事实。

    2.标题中的论断在新闻中要有充分依据。标题可以具体描述新闻事实,也可以对新闻中的事实进行概括,作出论断,但所作概括和论断一定要有充足的新闻事实作为根据,而不能片面、夸张、拔高。

    (2)*修辞方式的种类

    1 比喻—是用现实生活中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和描写那些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内容。

    2 比拟—是把事物当作人来描写。

    3 借代—是改换名称,不直接把人或事物的名称说出来,而用一个跟它有密切名称或事物来代替。

    4 引用—就是把现成话如诗词佳句、成语、俗语等写入标题之中,用来叙事、抒情或议论。

    5 仿拟—是指模仿现在的句子格调,创造一种意义相反或相近、相似的词句,以取得讽刺、幽默的修辞效果。

    6 对比—或称对照。是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一个事物的相反、相对的两方面放在一起加以叙述,突出标题中对比的内容,使其更为鲜明。

    7 对偶—即选用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同或相近的两个语句表达相关或相反的内容。

    8 排比—就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似的词句排在一起,表达同一性质、同一范围的内容,使整个标题铿锵有力,气势贯通。

    9拈连—即用表现这一事物的词语拈来表现另一事物。

    10 反复—即把同一词语反复陈述,以突出内容,加强语气。

    11 联珠—即把前一句末尾的词语作为后一句的开头。

    12 双关—即用同一词语关顾两种不同的事物,产生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效果。

    13反语—即有意将反话正说,或将正话反说,具有幽默、风趣的特点,通常用于讽刺揭露。

    14 设问—即在行文中故作无疑之问。有的作答,有的不作答。

    15 呼告—即撇开读者,直接对第三者说话。

    (3)*新闻标题的制作程序

    一般都要经过读稿、命意、立言、修正四个步骤。

    一、读稿,即精心阅读稿件,这是制作标题的第一步。认真阅读导语及全文,提炼出最重要,最新鲜的内容。

    二、命意是对标题内容的酝酿与构思过程,目的是在通读原稿的基础上,把新闻中最具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事实提炼出来。

    三、立言在标题制作过程就是把命意阶段已经确定的标题的内容和表现方式用适当的文字把它表达出来。标题立言要注意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生动引人。

    四、修整是制作新闻标题最后一个程序,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程序。只有时间允许,编辑应对标题进行仔细推敲。

热门资料下载:
<
自考最新热贴: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自考报名咨询电话:010-51291357 51291557
热点专题
 
 自考热点关注
                        MORE>>
学员报名服务中心: 北京北三环西路32号恒润中心18层1803室(交通位置图
咨询电话:北京- 010-51268840/41 传真:010-51418040 上海- 021-51567016/17
育路网-中国新锐教育社区: 北京站 | 上海站 | 郑州站| 天津站| 山东站| 安徽站
本站法律顾问:邱清荣律师
1999-2011 育路教育网版权所有| 京ICP证1004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