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网
 自考动态  报考指南  考试政策  复习指导  课程设置  自考试题  自考就业  考生故事  助学单位  自考论坛 
 公共课: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经济类: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法学类: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文学类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高校招生  网络课堂

自学考试的现状与初探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7-05 10:20:17  来源:育路自考网
  • 文章正文
  • 资料下载
  • 自考圈
  • 论坛

    4月16、17日,广东省20余万的自学考生参加了由省统一命题的自学考试。在这场考生众多、规模巨大的自考中,它究竟在考什么呢?我简单地把它概括为“五考”。即考学历、考勤奋、考意志力、考基础和考背诵(记忆力)。

    对于上述所讲的“五考”,我想前“三考”大家是比较清楚的,这里我就不再作分析了。然而,对于“考基础”、“考背诵”,我一直存在一定的质疑。

    首先谈一下“考基础”。应该讲,无论哪种考试,其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无可置疑的。然而,在自考中,考基础的所占据的分量太大了,统计了一下,几乎占了整张试卷的75﹪-85﹪,这是很不可思议的。因为自学考试的性质是一种国家承认学历的水平考试,是一种达到一定学历水平的能力水平考试。过多地考基础,达到的只是一种基础水平、普遍水平,而不是一种能力水平。而自学考试本身就是一种能力测试,一种类似于选拔性的考试。

    对于考背诵,这一点我是比较反感的。“学习变成了背诵,答题变成了默写。”这一“法宝”在自学考试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一部分的自考生正是凭着这一“法宝”,最终成了“贝多芬”的。由于自考所命的试题几乎来自其辅导资料的题目,考得一模一样,只要自学者肯去背题、背答案,即使是机械记忆应付考试,也有可能通过的。可是这样的考试通过,意义有多大呢、你真正能学到什么呢?

    在这“五考”的指引下,现今的自学考生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功利主义色彩严重。将学习带有过多的功利主义色彩,这是很不正常的。当今一部分的自考生有点过于浮躁,凡是都急于求成,而且被“利”冲昏了头脑。参加自考的一些考生中,他们并非想通过自学,来学得更多有用的知识,而单单就是为了拿张文凭。单靠“混”得到的文凭,它难道不会贬值吗?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在乎过呢?

    (2)成了考试的“奴隶”。参加自考的考生,有一部分的考生在考前疯狂地“背题”,埋头苦读,但实际上他们却不清楚自己读的这些、背的那些究竟有什么实际作用,仅仅为了应付考试而背。只要一考完试,什么知识都忘光了,根本就不是一个学习的人,而是一部考试的“机器”。

    (3)存在投机取巧的心理及产生机会主义行为倾向。这一种情况主要体现在“猜题”方面。上述讲到,自学考试的试题几乎来自其辅导资料的题目,而且题量又比较多。在这种现状下,如果短时间内备考的话,是比较难更好地学好知识的,但为了避免“挂科”现象,于是就出现了类似“猜题”的机会主义行为。通过“猜题”,一方面减少自己的学习量;另一方面,如果被你猜中了一些题目,同样可以确保通过率。“一猜双利”,何乐而不为呢?

    (4)思维定势与僵化。由于自学考试的主观题目大多采用直问直答式,长期处于简单单一的题型模式下,人们会形成一种比较固定式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这样一种思维定势与僵化,会影响甚至束缚人们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得人们获得的是一种简单的解题能力,而丧失了一定的创造力。

    自学考试是一种靠自学者自主学习然后参加考试的一种测试模式,其区别于其他的考试有这样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师生不见面,单凭一张卷!"这张自考试卷的质量优劣、内容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成果等。上述讲到的有关自考生的一些特点,一方面有考生自身学习的原因,但我觉得更多的是自学考试的体制问题所导致的,更确切地说,应该是考试内容的设置问题。那么,如果更好地改变当前自考体制下的不良现状呢?我建议自学考试的考试内容的设置,有必要而且迫切需要在"考能力"这一方面下功夫,这也是自学考试的一种发展趋势。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体现出"考能力"呢?下面以理论型课程作简要分析。

    (1)考试内容的设置应当立足教材且高于教材。打破传统单一的直问直答式的主观题型,尝试采用多种类型的主观题型。也就是说,要使到并非单靠机械背诵某一知识点就能解决题目的,更多的是要体现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知识的背诵及灵活运用,甚至是体现出对多个知识点之间内在联系的研究的一种综合运用能力;

    (2)增加对社会时政热点的考查,体现试题一定的时代性和新颖性。通过对相关时政热点的考查,促使自考生关注社会时政热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看待和分析相关时政热点、社会现象,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3)尝试一些综合探究题、综合分析题等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性题目的引入与设置。这种类型的试题,要求自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是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通过对相关案例、热点问题的分析与探究,提出相应的见解及解决措施,做到活学活用。也通过对这种开放性题目的探究,有助于自考生发散思维和一定创造力的培养。

    总之,自学考试是一种能力水平的考试,并非以关注命中率、提高通过率为主要目标,而更多的是以能力提高为主要目标。提高自考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考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从而使他们真正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热门资料下载:
<
自考最新热贴: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自考报名咨询电话:010-51291357 51291557
热点专题
 
 自考热点关注
                        MORE>>
学员报名服务中心: 北京北三环西路32号恒润中心18层1803室(交通位置图
咨询电话:北京- 010-51268840/41 传真:010-51418040 上海- 021-51567016/17
育路网-中国新锐教育社区: 北京站 | 上海站 | 郑州站| 天津站| 山东站| 安徽站
本站法律顾问:邱清荣律师
1999-2011 育路教育版权所有| 京ICP证1004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