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育路教育网小编特为大家整理了2011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方法辅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取得一个好的成绩!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1)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的一般要求 ①阐明生态系统的类型、基本结构和特点。 ②评价区内居优势的生态系统及其环境功能或生态功能规划。 ③阐明域内自然资源赋存和优势资源及其利用状况。 ④阐明域内不同生态系统间的相关关系及连通情况,各生态因子间的相互关系。 ⑤明确区域生态系统主要约束条件以及所研究的生态系统的特殊性。 ⑥明确主要的或敏感的保护目标。 (2)生态环境现状评价方法 ①生态系统质量的评价方法。 ②从社会一经济的观点评价生态系统。 (3)物种评价 ①确定评价依据或指标。有较大保护价值的野生生物包括: a.已经知道具有经济价值的物种; b.对于研究人类和行为学有意义的物种; c.有助于进行科学研究的物种; d.能给人某种美的享受的物种; e.有利于研究种群生态学的物种; f.已经广泛研究并有文件规定属于保护对象的物种; g.某些正在把自己从原来的生存范围内向其他类型栖息地延伸、扩展的物种。 ②保护价值评价与优先排序。评价方法如下: a.用“危险序数”来表达物种的保护价值; b.根据物种存在的相对频率推定物种的保护价值; c.用货币单位评价动、植物物种或生物群落的价值。 (4)群落评价 目的:确定需要特别保护的种群及其生境。 方法;一般采用定性描述的方法,对个别珍稀而有经济价值的物种进行重点评价。 (5)栖息地评价 (6) 生态系统质量评价 生态系统质量EQ计算式: 式中EQ——生态系统质量; Ai——第i个生态特征的赋值; N——一参与评价的特征数。 (7)生态完整性的评价 生态完整性评价指标如下: ①植被连续性; ②生态系统组成完整性; ③生态系统空间结构完整性; ④生物多样性; ⑤生物量和生产力水平。 景观生态学方法评价生态系统完整性的主要指标:生态系统净生产能力和稳定性分析。 生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掌握) (1)法规确定的保护目标 ①具有代表性的各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 ②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自然分布区域。 ③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④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着名溶洞和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 ⑤人文遗迹、古树名木。 ⑥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 ⑦自然景观。 ⑧海洋特别保护区、海上自然保护区、滨海风景游览区。 ⑨水产资源、水产养殖场、鱼蟹徊游通道。 ⑩海涂、海岸防护林、风景林、风景石、红树林、珊瑚礁。 (2)敏感保护目标识别 一般敏感保护目标根据以下指标判别: ①具有生态学意义的保护目标。 ②具有美学意义的保护目标。 ③具有科学文化意义的保护目标。 ④具有经济价值的保护目标。 ⑤具有生态功能区和具有社会安全意义的保护目标。 ⑥生态脆弱区。 ⑦人类建立的各种具有生态环境保护意义的对象。 ⑧环境质量急剧退化或环境质量达不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的地域、水域。 ⑨人类社会特别关注的保护对象。 |
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科目 |
主讲老师 |
精讲班 |
考题预测班 |
报名 |
||
课时 | 试听 | 课时 | 试听 | |||
周建勋 |
40 |
![]() |
10 |
![]() |
||
丁淑杰 |
![]() |
10 |
![]() |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 丁淑杰 | 40 | ![]() |
10 | ![]() |
![]() |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 冯老师 | 40 | ![]() |
10 | ![]() |
![]() |
环境影响评价师论坛热贴: |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
|
阅读上一篇:2011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方法辅导(20) |
|
阅读下一篇:下面没有链接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