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育路教育网小编特为大家整理了2011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方法辅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取得一个好的成绩! 水环境现状评价方法(掌握) (1)评价方法:单因子指数法。 推荐采用标准指数,计算公式见表4——12 理解公式,运用公式应对简单计算题 水质因子的标准指数≦1,说明该水质因子在评价水体中的浓度符合水域功能和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 举例说明: 1.气温为23℃时,某河段溶解氧浓度为4.5 mg/L,已知该河段属于Ⅱ类水体,如采用单向指数法评价,其指数为()(根据GB,Ⅱ类水体溶解氧标准为≥6 mg/L) 解析:首先判断实测数值和标准限数的大小,因为标准数值大于实测数值,所以带入公式:SDO,j=10-9DOj/DOs=10-9×4.5/6=3.25 2. .气温为23℃时,某河段溶解氧浓度为6.5 mg/L,已知该河段属于Ⅲ类水体,如采用单向指数法评价,其指数为()(根据GB,Ⅲ类水体溶解氧标准为≥5mg/L) 解析:首先判断实测数值和标准限数的大小,因为标准数值小于实测数值,所以用公式1,根据DOf=468/(31.6+23)=8.57 所以SDO,j=(8.57-6.5)/(8.57-5)=0.58 3.某水样PH为6.5,如采用单项指数法评价法,其指数为() 解析:PHj≤7,所以SPH,j=(7-6.5)/(7-6)=0.5 4.某水样PH为13,如采用单项指数法评价法,其指数为() 解析:PHj≥7,所以SPH,j=(13-7)/(9—7)=3 注:任何水体PH的限值都是6-9,要记住。 实测统计代表值的获取 ①极值法,适用于某水质因于监测数据量少,水质浓度变化大的情况。 ②均值法,适用于某水质因子监测数据量多。水质浓度变化较小的情况。 ③内梅罗法,适用于某水质因子有一定的监测数据量,水质浓度变幅较大的情况。 式中c——某水质监测因子的内梅罗值,mg/L; C极—一某水质监测因子的实测极值,mg/L; C均——某水质监测因子的算术平均值,mg/L; 1.某水域及此监测CODCr的浓度为:16.9mg/L 、 19.8 mg/L、 17.9 mg/L 、 21.5 mg/L 、 14.2 mg/L,用内梅罗法计算CODC统计浓度值() 解析:5个样本的平均值是18.06,实测极值是21.5,则: =[(21.52+18.062)/2]1/2=19.9mg/L 2. 某水域及此监测溶解氧的浓度为:5.6mg/L 、 6.1 mg/L、 4.5 mg/L 、 4.8 mg/L 、 5.8mg/L,用内梅罗法计算溶解氧的统计浓度值() 解析:5个样本的平均值为5.36,实测值为4.5,(注:对溶解氧来说不能去最大值,因为溶解氧的值越大表示水质越好),则: =[(5.362+4.52)/2]1/2=4.95mg/L 3.某Ⅲ类水域BOD5实测浓度代表值是4mg/L, Ⅲ类水域的标准值是4 mg/L,该水质因子是否达标。 解析:记住一句活,谁知参数的标准指数>1,表明该水质参数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即超标。该题4=4,没有超过,所以达标。 |
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科目 |
主讲老师 |
精讲班 |
考题预测班 |
报名 |
||
课时 | 试听 | 课时 | 试听 | |||
周建勋 |
40 |
![]() |
10 |
![]() |
||
丁淑杰 |
![]() |
10 |
![]() |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 丁淑杰 | 40 | ![]() |
10 | ![]() |
![]() |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 冯老师 | 40 | ![]() |
10 | ![]() |
![]() |
环境影响评价师论坛热贴: |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
|
阅读上一篇:2011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方法辅导(13) |
|
阅读下一篇:下面没有链接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