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招生网
 外语报名咨询热线:010-51294614、51299614  ||  热点:环球雅思2010年精品课程抢鲜报
 雅思·IELTS新托福·TOEFL四六级PETS商务英语职称英语小语种翻译少儿英语GREGMAT | 其他外语考试

现代金融理论与实务笔记:储蓄存款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1-12 11:18:12  来源:网络
  • 文章正文
  • 调查
  • 热评
  • 论坛

    下面是现代金融理论与实务笔记,育路教育网特别为您搜集整理,内容如下:

    识记:活期储蓄是零星存入,随时可以,每年计付一次利息的储蓄存款。

    定期储蓄是在存款时约定储存时间,一次或近期多次存入资金,到期一次支取本金和利息的储蓄。可分为1)整存整取;2)零存整取;3)整存零取;4)存本取息。

    保值储蓄是指存款到期时,本息相加后其购买力仍相当于存入时的购买力。

    领会:商业银行储蓄存款的原则?

    储蓄来自于居民手持的现金,我国商业银行对居民储蓄的基本原则是“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存款自愿:是指储蓄要坚持自愿的原则,不能强迫存款。取款自由:是指存款到期后,储户什么时候提取,提取存款的数额,以及提取存款的用途,银行都不得加以查问。存款有息:是指银行分别按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根据规定的利率,对各种储蓄存款支付利息。为储户保密:是指银行对储户在银行的存款,负有保密的责任,不得随便泄密。

    储蓄存款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意义?

    储蓄存款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意义,表现在有利于积累社会资金、引导消费、调节货币流通。

    (1)储蓄存款有利于为国家积累社会资金。储蓄存款主要来自于居民的货币收人,而居民的货币收人属于消费性资金,用于购买消费品。银行通过吸收储蓄存款,并将其加以运用,为国家积累了长期性投资资金。在我国,80年代中期以来,商业银行中的居民储蓄存款迅速增长,加上这部分资金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为商业银行提供了长期性资金来源。因此,广泛吸收居民储蓄存款也成为扩大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来源,增加社会资金总量的重要手段。

    (2)储蓄存款有利于引导消费,形成未来的消费需求。储蓄和消费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在一定时期内,储蓄的增长势必会紧缩消费,它是压缩消费的必然结果。但是,从一个较长时期来看,储蓄和消费又具有同向增减关系,储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促进消费和引导消费的作用。例如,居民为了购买高档耐用消费品和住房,需要积累货币,导致储蓄存款上升,储蓄只是推迟购买力的实现,把货币购买力累积到一定程度,然后进行购买。这样,储蓄存款的增长,会促进购买需求的形成,从而为扩大未来消费准备条件。

    (3)储蓄存款对调节货币流通具有重要意义。储蓄存款是回笼现金的重要渠道。商业银行通过组织储蓄存款,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货币流通。从定期存款看,定期储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用于购买商品,这部分货币量在一定时期内发生沉淀,退出流通过程,减少货币供应量。从活期存款看,现金与活期储蓄存款都是流通中的货币量,但现金可以直接用于购买,而活期储蓄存款只有转化为现金才能进行购买,两者的流动性程度不同。通过储蓄存款把现金转化为活期存款,同样会减少货币购买力。但是,储蓄调节货币流通的作用,要求以市场基本稳定为条件。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立即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后,请及时刷新页面!               [回复本贴]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外语招生最新热贴: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阅读下一篇:下面没有链接了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外语报名咨询电话:010-51294614、51299614
外语课程分类
 
-- 大学英语---
专四专八英语四六级公共英语考研英语
-- 出国考试---
雅思托福GREGMAT
-- 职业英语---
BEC翻译职称英语金融英语托业
博思实用商务面试英语
-- 实用英语---
口语新概念外语沙龙口语梦工场口语
VIP翻译
-- 小语种----
日语法语德语韩语俄语阿拉伯语
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其它语种
热点专题·精品课程
 
外语课程搜索
课程关键词:
开课时间:
价格范围: 元 至
课程类别:
学员报名服务中心: 北京北三环西路32号恒润中心18层1803室(交通位置图
咨询电话:北京- 010-51268840/41 传真:010-51418040 上海- 021-51567016/17
育路网-中国新锐教育社区: 北京站 | 上海站 | 郑州站| 天津站
本站法律顾问:邱清荣律师
1999-2011 育路教育版权所有| 京ICP证1004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