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2010年“世界企业家高峰论坛”暨“2010年(第八届)中国最具发展潜力MBA排行榜”颁奖典礼9月举行。在参与评选的180多个具有MBA举办权的全国高校中,吉林大学管理学院排名第八位,这是东北地区最具发展潜力的MBA培养院校。 感知,感悟,俯首,雄厚的人文基础成就了一所院校55载风光;远瞻,高端精英教育塑造了一所院校骄人历史。 荣耀是认可更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它激励着奋斗者在熠熠星光中无畏行进。 目标高远 精英人才培养摇篮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吉林大学管理学院之所以能够取得中国最具发展潜力MBA排行榜第八名的成绩,得益于一个“四高”的人才培养体系。 首先,吉林大学管理学院一直致力于高层次人才培养。目前,学院培养的在校本科生911人,研究生59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60人,硕士研究生336人,各类专业硕士1000余人。学院培养的毕业生遍布在政府机关、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外资和民营企业,并各自在岗位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先后有厉有为、王祖继、周贺等多位优秀毕业生在国家或省市级部门担任重要领导职务;2006年,学院学生在代表吉林大学参加的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中荣获金奖,实现了东北地区高校在金奖数量上零的突破,2008年、2010年更是蝉联金奖。 其次,吉林大学管理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较高,以教授、副教授为骨干的教师队伍,并经常聘请外籍专家、教师来院讲学。学院现有教师105人,其中:教授38人(含博士生导师28人),副教授37人,讲师30人,全职外籍教师1人,其中博士82人。目前学院的师资队伍呈现高学历、年轻化、国际化的特点,教师队伍的博士化率达85%,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占74%,有出国留学经历的人员占1/3。师资队伍里有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吉林大学匡亚明讲座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4人。 再次,吉林大学管理学院为商界精英设置了高端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到了学员的需要,注重学员创新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让学员在不断的学习中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值得一提的是,立足于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吉林大学管理学院的专业学位教育充分利用学员本身的实践经验优势,将理论传授与学员间充分互动相结合,通过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授课、学员彼此间的思想碰撞和经验分享、与国际院校的交流与合作等措施开拓学员的国际化视野,提高学员处理复杂管理问题的能力。 最后,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创办了高度开放的办学模式。通过校内校外相结合、国内国外相结合的办学模式,不仅使学生的视野开阔,而且使学生的知识储备实现了升华。吉林大学创新管理中心、吉林大学创业研究中心、吉林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吉林大学物流与供应链研究中心先后落户管理学院。学院分别与吉林移动、吉林油田集团公司、华北电力设计院、众诚投资发展集团等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除此之外,还分别与美国百森学院创业研究中心、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美国佛吉尼亚理工大学、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韩国启明大学、台湾东华大学、台湾中原大学等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2009年分别与吉林省财政厅合作建立“吉林省会计领军人才培训基地”、与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合作建立“吉林省企业高层管理人才培训基地”。学院的交流与合作得到社会各界充分认可,好评如潮。 基础雄厚 迈向一流管理学府 吉林大学管理学院作为一个拥有着55年历史的高等院校,以其雄厚的坚实基础正在为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管理学院而奋斗。市场经济注定无法回避竞争,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凭借着独特的“四实”的优势在国内外管理院校中享有一定的社会美誉度。 基础扎实 吉林大学管理学院是在原吉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的基础上通过吸纳新吉林大学部分相关管理学科后成立的。学院的前身是早在1955年吉林工业大学建校时成立的工程经济专业。吉林大学管理学院成立于1985年,是当时教育部较早批准成立的管理学院之一,在国内重点高校具有一定的影响和地位。 学风朴实 学院教学单位有技术经济与管理、企业管理、财务会计、管理科学与工程、国际商务、信息管理、工程管理7个系,研究单位设有创新管理中心、信息资源研究中心、物流与供应链研究中心和创业研究中心。学院拥有国内一流的大型现代管理实验中心、图书资料中心。承办着国家核心期刊《情报科学》,这一切都为教学和科研及学院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为人诚实 为人处事,诚信是最基本的准则。诚信,是中国儒家文化最值得继承的精粹之一。为人诚实,这是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多年来办学的准则之一。大至学院的未来发展,小至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为人诚实一直是学院发展的法宝。 做事务实 真正从教育的源头抓起,真正从育人的本质做起,多年来,吉林大学管理学院一直致力于培养社会需要、综合素质过硬的全方位人才。仅以专业教育中的EMBA培养为例,为了给这些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土壤,学院通过组织学员进行拓展训练、邀请国内外专家来校进行讲座、定期举办学员交流沙龙、组织学员赴国外游学考察等多种形式,从学员的需要出发,踏踏实实地为人才培养搭建良好的平台。 专业学位 不断完善教育体系 从1997年至今,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在专业学位教育的办学历程中不断取得了收获。1997年,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办学权;2001年,获批工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办学权;2004年,获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办学权;2007年,获会计硕士办学权;2009年,获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办学权。 在这些专业学位教育中,MBA教育和EMBA教育办学权的取得,成为吉林大学管理学院专业学位教育办学历程中的两个重要节点。 作为国内MBA教育的领航者,吉林大学管理学院1997年获得MBA办学权,现已培养MBA学员1378名。学员来源广泛,都是来自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各个区域的企业精英。2008年9月21日,吉林大学管理学院举行MBA教育十周年庆典活动。历届MBA学员齐聚一堂,共同感受着MBA在吉林大学管理学院的十年发展历程。 如今,吉林大学管理学院的MBA教育已经走向第13个年头,正以蓬勃之势昂首前行。 不仅如此,依托一流综合性大学的背景平台,吉林大学管理学院于2009年获得了EMBA教育办学权,以“顶天立地,高瞻笃行,成就最具行动力的本土产业领袖”为己任,以“近贤达,破格局,论恒越之道”为核心价值,着力于帮助学生丰富管理知识,突破发展瓶颈,提高领导能力,拓展人际和业务网络,更好地服务于所在组织的事业发展,为地方振兴、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高校来自社会,高校立足社会,高校回馈社会,高校影响社会。作为高校单位,吉林大学管理学院一直牢记嘱托,不忘使命。在“请进来”,内塑学科综合实力,形成学院科研氛围,打造本土管理文化的同时“走出去”,外拓学院发展方式,把握社会前进脉搏,推进校企合作路线。正是坚持与贯彻这样的信念,管理学院MBA教育中心在新时代下势如破竹,且歌且行。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辅以仁智,玉汝于成。在这个社会转型的变局时代,企业与高校都是引领时势、服务社会的急先锋与弄潮儿。吉林大学管理学院MBA教育中心通过实现企业与高校的联动与合作,为校园的科研与实践创造了极佳的平台,也为企业的人才培养与人才发掘提供补充机制。这是一种成功的探索,也是一种互补的双赢。 随着专业学位教育的不断推进,吉林大学管理学院正以百尺竿头的精神阔步向前。燕曦钟灵,弦歌不辍,明德至善,返本开新。新时代的管理思辨与探索方兴未艾,时代大潮驱使着我们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吉林大学管理学院MBA教育必将乘长风破万里浪,在中国式管理的探索道路上抒写新的辉煌篇章! |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
|
阅读上一篇:复旦EMBA学生薪酬超24万美元 两项全球前十 |
|
阅读下一篇:下面没有链接了 |
|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