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随着MBA教育门槛的逐渐降低和社会对MBA认知度的提高,国内MBA教育市场需求不断扩大,MBA院校间的招生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吸引优质生源,各商学院在录取方式、专业设置等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和调整,推出了不少有利于MBA学员的招生政策。那么,今年MBA招生形势有哪些最新的变化?对考生报考又有什么影响? MBA报考人数将突破9万 据了解,我国近年来持续扩大专业硕士招考数量,MBA招生规模现已达3万多人。与此同时,MBA报考人数以平均每年20%以上的速度飙升,至2010年已经达到7万人。特别是自2010年起,MBA(工商管理硕士)、MPA(公共管理硕士)、MPAcc(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考试完全并轨,统一使用管理类硕士考试大纲,无疑将吸引更多行政机构人员报考。因此,周洪桥估计,2011年MBA报考人数或将大幅增长25%,突破9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报考中,考生扎堆现象明显。2010年,近80%的考生第一志愿报考了211工程及985工程院校,一些知名MBA院校如北大、复旦等,报考人数增幅达30%以上,使得考生间的竞争愈加激烈。比如,复旦、交大这两年的报考人数都在2000人左右,但录取人数只有约400人。 在深圳,MBA考生数量也一直在稳步增长。据统计,深圳每年有MBA考生4000多人,录取数量1100多人,加上通过调剂等方式最终得到录取的人数有将近1800人。为考取理想的院校,许多考生提前了复习的周期,报读MBA考前辅导班的考生也越来越多。以华章MBA为例,今年2月28日便开设了第一期辅导班,并提前发布备考信息,以满足学员的需求。“今年我们机构的报读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15%,从年初起就有很多学员过来咨询辅导班的安排。”周洪桥说。 招生大战提前打响 虽然MBA报考热潮持续升温,但与报考人数的增长相比,国内MBA院校的数量增长更为迅猛。据统计,从2008年到2010年,国内MBA院校从113所增加到182所,增幅巨大。同时,各MBA院校也在不断进行扩招,以上海外国语大学MBA为例,其2011年的招生规模便从原来的120人扩增到了180~200人。因此,即使是北大、复旦等国内一流的MBA院校,招生压力也连年增加,想要招到全国最好的学生,显然并不容易。 周洪桥告诉记者,面对激烈的优质生源争夺战,商学院的危机感越来越强,着手准备招生的时间也越来越早。今年4月,部分商学院便启动了2011年的招生工作。6月初,上海交大高级金融管理学院正式启动2011年招生,公布了“提前批面试”的招生政策。作为今年上海第一家正式发布招生政策的商学院,交大高金的政策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市场变化的趋势。之后,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以及武汉大学也相继推出了各自的提前面试政策,招生大战的序幕比以往提前拉开。 就深圳而言,在本地招生办班的MBA院校也越来越多,2011年增加的院校就有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等。深圳大学MBA项目也于2008年开始招生,成为深圳市惟一本土院校MBA培养点,使考生有了本土化的选择。 “提前面试”看重综合素质 各院校“提前面试”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MBA教育的改革决心。周洪桥表示,MBA教育培养的是未来的商业精英和领袖,以笔试为主的联考机制虽然公平,却较难凸显考生的管理水平等隐性能力,也会把一部分联考成绩较低却有潜力的考生挡在门外。而“提前面试”政策不唯分数论英雄,更看重考生的综合素质,可以招到更多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学生,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据了解,虽然各院校发布的“提前面试”政策略有不同,但规则均简单明了,让申请人备考明确。申请人需要向院校提交申请材料,展现个人的工作经验及综合素质,获得面试资格后,于当年10~11月参加面试。通过面试的申请人,在明年的联考中成绩达到其所享受的“拟录取资格线”的分数线,在笔试中通过院校相关最低分数线,就可以被录取。同时,没有获得提前面试机会或没有通过提前面试的申请人,仍可以争取传统方式的入学机会。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教育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
|
阅读上一篇:申请攻读美国MBA存在的三大误区 |
|
阅读下一篇:下面没有链接了 |
|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