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MBA招生网
   在职MBA招生报名咨询热线:010-51264100 13120419940   MSN:kaoyan@yuloo.com 张老师
 1月MBA | 10月MBA | 在职EMBA | 在职博士 | 考试动态 | 报考指南 | 复习指导 | 考试大纲 | MBA报考咨询交流论坛

EMBA教育真实调查 解密三大质疑

作者:不详   发布时间:2010-09-17 15:47:09  来源:网络

自EMBA教育进驻中国起质疑声从未间断。有人认为EMBA教育只不过是学习与富人间的一场金钱游戏,更甚者直言EMBA教育本就是为富人开设的假性课堂。然而,从现实情况看,接踵而至的质疑声貌似成全了EMBA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各所EMBA高校顺风而上,"趁机"提高EMBA学费,更是引发了一场学费涨价潮。但是,学费高是否代表院校资质好呢?为此,EMBA助学贷款也成了吸引学员眼球的筹码,不过此作为貌似并不被认可,无疑上演了一场闹剧……总之,这个所谓的"新兴教育"能否在质疑声中走向正轨,在中国能否铺设一条专属本土才行得通的路子仍旧值得思考。

  2010年8月-9月,中国EMBA网针对EMBA课程、院校、学费等问题发起进行了系列调查。在得出的一系列数据中,种种问题却恰恰被暴露的更加明显……

  EMBA教育之因

  时下,EMBA就读人数渐有上升趋势,部分专家指出,EMBA这种培养人才的方式,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因为无论是中国经济抑或企业,都需要大量的有真才实学的、有领导才能的、能够带领企业做强做大的领袖人物。话虽如此,但是,从某个角度讲,企业家就读EMBA的目的确实有点可疑。

  在投票评选中,"系统学习管理知识,更新理念"、"拓展人脉"、"把学习当成一种积极的或者休闲的生活方式"均占33%,从这一数据来看,就读EMBA教育的目的充分说明了EMBA学员正逐渐走向正确的学习理念。但是在受访的学员仍有部分学员很直白的告诉记者,就是为了人脉,为了在各个领域都能够立足;部分院校的宣传上也直白的重点强调"人脉"二字,那么,从事实出发,"人脉"依旧是吸引学员的重要原因之一。

  EMBA学费之惑

  《经理人》"2009年度中国最佳EMBA排行榜"调查显示:与2007年的学费相比,排名前十位的EMBA项目,有半数的商学院涨幅超过30%。还有不少商学院正在酝酿学费涨价。今年上半年以来,有"天价学费"之称的EMBA再次出现全国普遍上涨,涨幅在10-30%之间。85%以上的院校EMBA学费都在涨价,涨幅最高的人民大学EMBA学费一口气从28万元调至36万元,上调幅度达到了28.57%,而学费一向排名最高的长江商学院,也涨到了56.8万,近国家EMBA学费指导价20万元的三倍。

  每年必至的EMBA涨价潮,令人惊诧之余,不免也引发多方反思:EMBA教育是不是蒙上了过度商品化的色彩?这么贵的学费到底贵在哪里?它能让那些自掏腰包的富豪企业家们感到物有所值吗?

  中国EMBA网的线上俱乐部(http://www.chinaemba.cn/home)上线一月有余,人气极旺,我们在这个俱乐部发布了一些针对EMBA教育及业界现状的投票,以下会为您详解各个投票结果。

  在"您认为中国最好的EMBA项目有哪些"的调查中,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投票比例均为19%,中山大学15%,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3%,长江商学院12%,厦门大学10%,浙江大学5%,复旦大学4%,其他院校所占比例则寥寥无几。在这几所院校中,北京大学的学费39万、中欧国际工商学院40.9万,中山大学26.8万,清华大学38.8万,长江商学院56.8万,厦门大学23万,浙江大学29.8万,复旦大学40万。

  对于"价格在20--30万的学校您会推荐哪几所给朋友读"的调查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山大学各占17%,厦门大学14%,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12%,南京大学9%,南开大学7%,上海财经大学6%,四川大学5%。

  当然,类别的差异或许导致数据含有一定的假性现象。那么,通过相关的调查,从理工、工学类EMBA项目评价比例为:南京理工大学(25%)、华东理工大学(25%)、武汉理工大学(18%)、哈尔滨工业大学(15%);最欣赏财经类院校比例分别为:上海财经大学(29%),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8%),东北财经大学(23%),天津财经大学(13%),西南财经大学(6%)。

  综观以上调查数据,不难发现,第一批EMBA院校比第二批EMBA院校受欢迎程度相对来讲比较高,但是,受欢迎院校并非为最高学费院校,为此,高学费并非意味着最具"价值"。换句话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EMBA群体身份之疑

  EMBA的高准入门槛从源头上确保了这一群体的社会精英属性,为此学员中不乏所谓的富豪级人物,那么,对于有地位有身份的EMBA学员来讲,上课地点是否也别出心裁呢?

  通过调查数据显示,34%的人依旧选择在EMBA高校上课,旅游景区、学员所在企业各占30%、25%,而星级酒店的得票仅为1%。如此看来,大众眼中的"有钱人"依旧保守解惑,并非"奢侈到家"。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他们都是有伟大梦想和抱负且不甘蜗居边缘的人,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共同的身份认同中,这个群体的凝聚力日渐增强,他们的话语也更具影响力和渗透力。

  那么,中国EMBA企业家必将借助EMBA这一新的社会符号,走出其身份认同危机。

  总述以上,EMBA教育若希望在中国继续前进下去,必须寻找自己的教学模式,以及正确的办学思想及理念,真正打破EMBA教育瓶颈。对于EMBA院校,如果不再盲目"服从"市场及泛泛的满足"有钱人"的恶性追求,切实为了EMBA教育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那么,EMBA教育或许真的能寻找到中国的一片沃土。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在职MBA招生报名咨询电话:010-5126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