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时政热点汇总之国内航空科技
来源:育路教育网发布时间:2010-11-03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从2009年11月2010年10月国内及国际发生不少时事政治热点事件,育路公务员考试网在此整理划分,希望对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有所帮助,今天分享的是国内热点事件之航天科技。
一、国内部分航空科技
1、2009年11月12日10时45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十一号01星”送入太空。“实践十一号01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航天东方红卫星公司研制生产,主要用于空间科学与技术试验。
2、6月15日9时39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十二号卫星”送入太空。“实践十二号卫星”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卫星主要用于开展空间环境探测、星间测量和通信等科学与技术实验。“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25次飞行。
3、8月1日凌晨5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是我国今年连续发射的第三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中国卫星导航系统专项管理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COMPASS,中文音译名称BeiDou),作为我国独立发展、自主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国家正在建设的重要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可广泛用于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该系统能够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具有导航和通信相结合的服务特色,通过19年的发展,在测绘、渔业、交通运输、电信、水利、森林防火、减灾救灾和国家安全等诸多领域得到应用。
4、9月5日零时1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鑫诺六号”通信广播卫星送入太空。“鑫诺六号”通信广播卫星设计寿命15年,具有大容量、高可靠、长寿命等技术特点,主要用于开展广播电视直播传输业务。它的成功发射,将进一步改善我国广播电视的直播条件,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边远山区群众的文化生活。
5、10月1日18时59分57秒,长征三号丙火箭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把嫦娥二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探月工程二期任务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嫦娥二号卫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二颗月球探测卫星,是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与嫦娥一号卫星相比,二号卫星进行了多项技术改进,将验证直接地月转移发射、近月100公里制动、环月轨道机动与定轨、X频段测控、高精度对月成像等多项关键技术,为实现成功落月积累经验。据介绍,嫦娥二号卫星奔月飞行约112小时,在此期间将进行2—3次轨道修正。经过3次近月制动,卫星将建立起距月球100公里的圆轨道。
6、10月2日12时25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心控制下,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实施首次地月转移轨道中途修正。据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介绍,嫦娥二号卫星飞行轨道设计与嫦娥一号不同,相比嫦娥一号先发射到地球附近的调相过渡轨道,再经过多次调整进入奔月轨道,嫦娥二号采用直接进入奔月轨道的发射方式,大大缩短了卫星中途飞行时间。能否精确实施轨道修正,是确保嫦娥二号卫星准确抵达目标环月轨道的重要控制程序。
7、10月6日上午11时6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嫦娥二号卫星实施第一次近月制动,32分钟后,卫星顺利进入周期约12小时的椭圆环月轨道。
8、10月7日下午,嫦娥二号卫星在椭圆环月轨道飞行正常,将按计划进入预定环月工作轨道,即100公里的环月圆轨道。成功进入这个“使命轨道”,将标志着此次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二号”任务工程取得基本成功。
9、10月8日上午10时45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嫦娥二号卫星开始实施第二次近月制动,约17分钟后,卫星顺利进入周期约3.5小时的椭圆环月轨道。据介绍,第二次近月制动主要目的是使嫦娥二号卫星进一步降低飞行速度,使其进入“过渡”轨道,从而为卫星最终进入工作轨道做准备。11时03分,北京中心根据实时遥外测数据监视判断,经过第二次“太空刹车”,嫦娥二号卫星远月点高度由8631公里降至1830公里。第二次近月制动获得成功。
10、截至10月15日下午17时10分,嫦娥二号卫星上搭载的除CCD立体相机以外的6种有效载荷已全部开机,在轨测试完成后将陆续开展科学探测。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