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国家公务员新大纲行测政治常识辅导三
来源:发布时间:2010-11-01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并对其做了精辟的表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总书记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我们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基本理论。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人本观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两个方面,但主要是指社会关系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包括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构想,又包括相应的执政党的执政能力、社会治理方略和社会运行机制。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第一,必须把握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方向。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做到“三个文明”共建。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第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以人为出发点来谋求经济社会发展。
第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注重社会公平。
第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
第一,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第二,切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第三,切实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第四,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第五,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第六,切实增强全社会的创造力。
第七,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
第八,切实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
第九,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
第十,切实做好保持社会稳定的工作。
以上十个方面,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