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网
 自考动态  报考指南  考试政策  复习指导  课程设置  自考试题  自考就业  考生故事  助学单位  自考论坛 
 公共课: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经济类: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法学类: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文学类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高校招生  网络课堂

浙江2003年7月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卷(专科)

作者:自学考试   发布时间:2010-10-27 14:20:16  来源:育路教育网
  • 文章正文
  • 资料下载
  • 自考圈
  • 论坛

    浙江省200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专)试题课程代码:00010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 《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一文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

    A. 比较法          B. 演绎法          C. 部分归纳法      D. 完全归纳法2. 下列文章中,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的是(      )。

    A.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 《论"费厄泼赖"应该实行》C.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D. 《科学的春天》3. 《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一文的文体是(      )。

    A. 杂文          B. 文艺评论          C. 演讲稿          D. 文艺专论4. 《咬文嚼字》的作者是(      )。

    A. 朱光潜          B. 茅盾          C. 周培源          D. 秦牧5. "有朋自远方来"后一句是(      )。

    A. 不亦乐乎?       B. 不亦说乎?     C. 不亦君子乎?     D. 何有于我哉?

    6. 在《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一文中,作者斥责了陈相兄弟背叛师道之不义,同时还举出了孔子弟子严守师道的例子作为对比,所举之人中最有代表性的是(      )。

    A. 子游          B. 子张          C. 曾子          D. 子夏7. 下列作家属于桥梁专家的是(      )。

    A. 竺可桢          B. 贾祖璋          C. 茅以升          D. 杨宪益8. 下列文章中,按时间顺序展开说明的一篇是(      )。

    A. 《我们肚子里的食客》             B. 《桥的运动》C. 《菊花》                         D.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9. 《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一文的整体结构方式是(      )。

    A. 总——分          B. 总——分——总C. 分——总          D. 分——总——分10. 《苏州园林》一文说:"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这段文字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

    A. 比较          B. 比拟          C. 比喻          D. 举例11. 下列作家中,曾倡导"五四"文学革命的是(      )。

    A. 胡适          B. 茅盾          C. 老舍          D. 巴金12. 沈从文的文学作品所描绘了下列各地哪一处的风土人情?(      )

    A. 巴蜀之地的    B.  吴越之地的   C. 湘西之地的    D. 岭南之地的13. 下列作品中,属于宗璞的散文集的是(      )。

    A. 《丁香结》    B. 《旅途随笔》  C. 《自言自语》  D. 《文化苦旅》14. 下列《拣麦穗》一文中出现的糖果中,具有象征意蕴的是(      )。

    A. 灶糖          B. 甜瓜          C. 红枣          D. 柿子15. 司马迁生活的时代是(      )。

    A. 春秋          B. 战国          C. 西汉          D. 东汉16. 下列作家中,好于其山水景物的描写中寄托故国之思的是(      )。

    A. 柳宗元          B. 苏轼          C. 张岱          D. 方苞17. 下列诗篇属于乐府诗的是(      )。

    A. 《迢迢牵牛星》          B. 《蜀相》C. 《游子吟》          D. 《赋得古原草送别》18. 下列唐代诗人中,好于其诗歌倾诉其穷愁忧戚的是(      )。

    A. 李白          B. 王维          C. 刘禹锡          D. 孟郊19. "朱雀桥边野草花"后一句是(      )。

    A. 西出阳关无故人          B. 乌衣巷口夕阳斜C. 隔叶黄鹂空好音          D. 晋代衣冠成古丘20.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出自(      )。

    A. 李煜《虞美人》          B. 苏轼《水调歌头》C. 李清照《武陵春》        D. 辛弃疾《水龙呤》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21. "推敲"这一典故和下列诗人中的哪两位有关?(          )

    A. 张继                    B. 韩愈                    C. 孟郊D. 贾岛                    E. 刘禹锡22. 下列说明文中主要采用"引用"说明方法的有(          )。

    A. 《菊花》         B.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C. 《白丝翎羽丹砂顶》D. 《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        E. 《统筹方法平话引子》23. 下面人物属于虚拟的有(          )。

    A. 蔺相如          B. 永之氓          C. 李冰D. 毛颖传          E. 柳敬亭24. 关于柳永的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多为乐工歌女而填写B. 题材广泛,如反映都市生活,描写羁旅行役、离情别绪,抒发怀才不遇的苦闷等等C. 多为适合歌唱的小令D. 善用铺叙手法E. 在词史上发展史上起了积极作用25. 下列作品中涉及南京的有(          )。

    A. 《登金陵凤凰台》          B. 《枫桥夜泊》          C. 《乌衣巷》D. 《赋得古原草送别》        E.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三、词语解释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何有于我哉:27.或相倍蓗,或相什百或相倍蓗,或相什百:28.日思高其位,大其禄高其位:29.断鸿声里断鸿:30.满园中播放着熨贴而微苦的味道熨贴:四、简析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风在震摇窗户,雨在狂流,屋子里灯光黯淡。可是从先生坐的地方发出眩目的光。我不转眼地朝那里看。透过黑色长袍我看见一颗燃烧得通红的心。先生的心一直在燃烧,成了一个鲜红的、透明的、光芒四射的东西。我望着这颗心,我浑身的血都烧起来,我觉得我需要把我身上的热发散出去,我感到一种献身的欲望。这不是第一回了。过去跟先生本人接近,或者翻阅先生著作的时候,我接触到这颗燃烧的心,我常常有这样一种感觉;其实不仅是我,当时许多年轻人都曾从这颗心得到温暖,受到鼓舞,找到勇气,得到启发。

    (1)这段文字开头四句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2)这段文字所说的"一颗燃烧得通红的心"有什么象征意义?

    (3)作者为什么会"感到一种献身的欲望"?

    3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古代诗人里对菊花最有兴趣的当然是晋代的陶渊明。他的诗句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秋菊有佳色,露掇其英","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也都是说采菊花吃可以长寿。关于陶渊明和菊花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说他在重阳节穷得没有酒喝,只好在园里摘了大把大把的菊花来吃,这时忽然有朋友王弘送酒来了,这故事就叫做"白衣送酒".陶渊明是一个有骨气的诗人,他又很喜欢菊花,而菊花又是一种到了秋天才开的花,也像很有骨气,因此后来大家都拿菊花比作有骨气的文人,无形中提高了菊花的身价。它作为药物的功效反而不被一般人所注意了。

    (1)划分这段文字的层次。

    (2)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从陶渊明以后,人们对菊花的观念产生了什么变化?

    (3)这段文字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33.阅读下面两组词句,回答问题:后因进见,上将有任使,拂拭之,因免冠谢,上见其发秃,又所摹画不能称上意,上嘻笑曰:"中书君老而秃,不任吾用,吾尝谓君中书,君今不中书耶?"对曰:"臣所谓尽心者。"因不复召,归封邑,终于管城。

    (1)概括这段话的段意。

    (2)这段文字以毛颖的结局暗示什么?

    (3)这里用什么手法写毛颖的?

    五、作文题(30分)

    34.以《我的童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热门资料下载:
<
自考最新热贴: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自考报名咨询电话:010-51291357 51291557
热点专题
 
 自考热点关注
                        MORE>>
学员报名服务中心: 北京北三环西路32号恒润中心18层1803室(交通位置图
咨询电话:北京- 010-51268840/41 传真:010-51418040 上海- 021-51567016/17
育路网-中国新锐教育社区: 北京站 | 上海站 | 郑州站| 天津站
本站法律顾问:邱清荣律师
1999-2010 育路教育版权所有| 京ICP证1004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