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调查显示,过去两年中,受经济环境、新增院校、行业政策变化等影响,中国MBA教育呈现出多种变化态势。 ● 其一,MBA改革将成为主流趋势 MBA课程和招生改革是近两年以及未来最大的趋势之一,以清华经管、中欧和上海交大安泰学院为代表。相对而言,清华经管的改革较为彻底,从2008年开始进行MBA课程改革,到2009年新版课程启用,增加了大量软性技能培养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今年则推进招生改革,试行提前面试;中欧的课程改革也进行了两年时间,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增加针对中国本土的和培养领导技能的课程;招生改革方面,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行动较早,试行提前分批面试的新招生制度,挑选工作经验和考试成绩均优秀的生源。 MBA改革之路上,中国顶级商学院已经先行了一步。这将是大势所趋,未来,其它商学院也将跟进,通过改革来适应新变化、新需求和新竞争。同时,改革将会带来培养成本的增加,部分商学院会提前酝酿学费涨价。 ● 其二,去年毕业生首份工作薪酬下滑 本年度排行中公布的薪酬数据,是以2007届MBA毕业生为调查对象的数据。同时,《经理人》也对2008届、2009届等届MBA毕业生的薪酬情况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2009年MBA毕业生的首份工作平均薪酬,较之2008年毕业生的首份工作平均薪酬,有一定程度的下降,降幅大约在15%左右。对比往年的调查结果,在2009年之前,同一所商学院,历年的毕业生毕业后首份工作薪酬都是逐年增加,唯独2009年开始下降。 究其原因,导致这种结果的因素大概有两个:一是金融危机对毕业生就业和薪酬的影响,2009年总体失业率较高,企业纷纷降低了用人成本;二是这批毕业生入学年龄较低,多数为80后,其年龄和职位偏低,进而薪酬也较低。 ● 其三,优质生源加速向知名学院集中 从2010年开始,国内开办MBA教育的商学院已经超过182家,整个态势不仅仅是两极分化的问题,而是呈多极化态势。从今年的调查情况来看,清华、北大、上海交大等知名商学院对考生的吸引力逐年增加,录取比例达到了7:1甚至是8:1,在商学院较弱的一些地区,大批考生涌向北京和上海的商学院。 未来,当清华、上海交大等提前面试的招生改革深入推进后,将会吸纳更多的地方优质生源,如果区域性品牌院校不加紧改革步伐,未来在优质生源的竞争中,将会大大地落后,由此为导火索,将会导致全方位的落后。 |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
|
阅读上一篇:商学教育鼓励MBA到500强机构打工过好生活 |
|
阅读下一篇:下面没有链接了 |
|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