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21.大气环境预测因子应根据评价因子而定,选取有(C)的评价因子作为预测因子。 A.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B.国家环境空气排放标准 C.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D.地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22.只需预测小时浓度的污染源类别有(B)。 A.新增污染源的正常排放 B.新增污染源的非正常排放 C.削减污染源 D.被取代污染源 E.拟建项目相关污染源 *23.对环境空气敏感区的环境影响分析,应考虑其预测值和同点位处的现状背景值的(C)的叠加影响。 A.最小值 B.平均值 C.最大值 D.加权平均值 24.可模拟三维流场随时间和空间发生变化时污染物的输送、转化和消除过程的预侧模式是(D)。 A.估算模式 B.AERMOD模式 C.ADMS模式 D.CALPUFF模式 25.基于估算模式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时,计算污染源强的排放浓度是取(D)。 A.实际排放浓度 B.厂界排放浓度 C.未经处理的排放浓度 D.削减达标后的排放浓度 26.污水中只含有一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7,这类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属(B)。 A.复杂 B.中等 C.简单 D.一般 *27.对河流与河口,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的“水域规模”中的“大河”是指(D)。 A.Q>150m3/s B.Q≥100m3/s C.Q≥180m3/s D.Q≥150m3/s 28.一般情况,湖泊、水库二级评价可只调查(C)。 A.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 B.丰水期和枯水期 C.平水期和枯水期 D.丰水期和平水期 29.某河平水期平均流量为120m3/s,河流断面形状近似矩形,河宽60m,水深4.2m,在取样断面上应取(B)水样。 A.6个 B.3个 C.4个 D.2个 30.对二级评价的大、中型湖泊、水库,当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小于50000m3/d时,每(A)应布设一个取样位置。 A.1.5~3.5km2 B.2~4km2 C.1~2.5km2 D.4~7km2 |
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科目 |
主讲老师 |
精讲班 |
考题预测班 |
报名 |
||
课时 | 试听 | 课时 | 试听 | |||
周建勋 |
40 |
![]() |
10 |
![]() |
||
丁淑杰 |
![]() |
10 |
![]() |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 丁淑杰 | 40 | ![]() |
10 | ![]() |
![]() |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 冯老师 | 40 | ![]() |
10 | ![]() |
![]() |
环境影响评价师论坛热贴: |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
|
阅读上一篇:2010年环评师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题(2) |
|
阅读下一篇:下面没有链接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