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11.在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时,如果评价时间较短,评价工作等级又较低时,可只预测环境对影响衰减能力(C)的时段。 A.较好 B.一般 C.最差 D.最好 *12.单项评价方法是以国家、地方的有关法规、标准为依据,评定与估价各评价项目的(B)的环境影响。 A.多个质量参数 B.单个质量参数 C.单个环境要素 D.多个环境要素 *13.报告书的结论在编写时要在概括和总结全部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客观的总结建设项目实施过程各阶段的(B)与当地环境的关系。 A.生产活动 B.生产和生活活动 C.生活活动 D.经营活动 *14.某建设项目排放两种大气污染物,经计算A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15%,D10%为1.2千米,B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10%,D10%为1.1千米,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为1.2千米,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B)。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一级或二级 15.对于建成后全厂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都有明显减少的改、扩建项目,评价等级(A)。 A.可低于一级 B.为三级 C.不低于二级 D.不高于二级 16.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是根据(C)确定。 A.项目周围敏感目标 B.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C.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 D.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17.在不具备自动连续监测条件时,一级评价项目每天监测时段,1小时浓度监测值应至少获取(C)小时浓度值。 A.4个 B.5个 C.8个 D.10个 18.大气环境现状监测布点原则是在评价区内按(D)布点。 A.同心圆法 B.放射状为主兼顾均布性 C.环境功能区法 D.极坐标布点法 19.气象观测资料调查时,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还应调查(D)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其他气象观测资料。 A.逐日 B.逐次 C.逐月、逐年 D.逐日、逐次 20.对于一级评价项目,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是: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D)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A.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一年 B.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二年 C.近5年内的至少连续二年 D.近5年内的至少连续三年 |
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科目 |
主讲老师 |
精讲班 |
考题预测班 |
报名 |
||
课时 | 试听 | 课时 | 试听 | |||
周建勋 |
40 |
![]() |
10 |
![]() |
||
丁淑杰 |
![]() |
10 |
![]() |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 丁淑杰 | 40 | ![]() |
10 | ![]() |
![]() |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 冯老师 | 40 | ![]() |
10 | ![]() |
![]() |
环境影响评价师论坛热贴: |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
|
阅读上一篇:2010年环评师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题(1) |
|
阅读下一篇:下面没有链接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