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网
 自考动态  报考指南  考试政策  复习指导  课程设置  自考试题  自考就业  考生故事  助学单位  自考论坛 
 公共课: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经济类: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法学类: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文学类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高校招生  网络课堂

2010年自考大学语文考前串讲笔记十

作者:不明   发布时间:2010-05-18 09:18:30  来源:网络
  • 文章正文
  • 资料下载
  • 自考圈
  • 论坛

  《秋夜》

  本课主要考核点:

  作者巴金所处的时代背景;建国以来巴金的社会地位和主要成就;文章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感情;文章通过记叙梦境来抒情写人的总体特点;结合有关写人段落,掌握其中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简要说明这些描写对刻画鲁迅形象的作用;明确文中运用象征的地

  方,说明其象征意义;结合有关写景段落,简要说明景物描写对鲁迅人格的衬托作用;识别文中多次使用排比句式所起的作用。

  本文一篇抒情色彩较浓的写人散文,是作者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20周年而写的。文章记述了作者俯在鲁迅作品《野草》上做的一个秋夜的梦,着重歌颂了鲁迅热情关怀青年的崇高精神,表达出作者对鲁迅无限崇敬的感情。本文的感情较浓,需要对以下重点内容进行掌握:

  1.描写方法

  本文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如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等。

  外貌描写生动传神。文章第二部分写了作者在梦境中见到的鲁迅,通过对其外貌(“矮小的身材,浓浓的眉毛,厚厚的上唇须”)、服饰(“黑色的长袍”)、神态(“深透的眼光和慈祥的微笑”)的刻画,使鲁迅先生的形象栩栩如生。

  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如:“右手两根手指夹着一支香烟。他深深地吸一口烟,向空中喷着烟雾”、“他站起来,走到窗前,发光的心仍然在他的胸膛里燃烧”等描写,使鲁迅先生的形象跃然纸上。

  同时文章还通过对鲁迅先生语言的描写,写出鲁讯先生对青年们的殷殷教诲,以此来展现人物的伟大人格。

  2.景物描写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分别有一小段景物描写,这是为抒情服务的。写景抒情,情真意切,通过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温煦悠远的氛围,将鲁迅先生的形象衬托得更高大,将作者那种对鲁迅的崇敬和怀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3.象征手法

  本文反复运用象征的表现手法,富有诗意地体现出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例如:文章第二部分的第三、四、五层反复描写鲁迅先生那颗“燃得通红的心”,写许多年轻人都曾从这颗心得到温暖,受到鼓舞,找到勇气,得到启发。这颗“燃得通红的心”正是鲁迅先生伟大人格的象征。

  《北京的春节》

  本课主要考核点:

  老舍所处的时代背景,及老舍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文章的描述中心是通过描写北京春节期间的一番热闹景象,反映了北京市民的生活和风尚,并通过新旧社会的对比,显示了社会移风易俗的伟大力量;掌握文中的场面描写,划分其层次,概括层次大意;认掌握本文叙述描写中穿插

  议论的特点,简要说明这些议论的画龙点睛作用;认知文章最后一段运用的对比手法。

  下面的一道题目,可以体现上述部分的知识要点。

  仔细阅读课文,简答下列问题:

  (1)本文叙事的线索是什么?

  (2)本文在进行叙述描写的时候适当地穿插议论,它的作用是什么?

  (3)文章结尾部分的那段议论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1)时间。(2)一是使文字生色,二是画龙点睛,突出文章的思想意义。(3)通过解放前后北京过春节的对比,突出文章的主题。

  《箱子岩》

  本课主要考核点是:

  沈从文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文章的主题思想;各层次的描写角度;联系全文,简要说明作者为什么要极力渲染龙舟场面的热烈气氛;理解文中所描述的作者两次游箱子岩所见到情景之间有什么对比关系,简要说明作者从这一对比中引发出怎样的思想感情;识别本文人物描写中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联系全文,说明文章最后写到贺龙闹革命的情景有何寓意。

  1.本文是一篇游记。作者记叙了相隔15年两次游览箱子岩的见闻,写出了湘西特有的风俗,在宁静清纯的叙述中,深蕴着作者敏锐而深造的思考;在朴淡如水的笔触下,潜伏着作者浓缩而多彩的情感激流,表达了他对乡土的挚爱,对故土故人生活中的痼疾与污秽的痛心,深情地呼唤湘西人民用划龙舟的精神与热力,把生活装点得更加美好。这是本文的中心思想,即本文的重点内容之一。

  2.本文运用多种手法来描写人物,人物形象生动而有个性。其中,有正面描写,也有反面描写。作者用较长的篇幅绘声绘色的描述、刻画了家乡几个麻木乡民的形象。其中跛脚什长是一个最好的例证。作者对这个人物的刻画描写,虽着墨不多,但人物形象却栩栩如生,人物个性跃然纸上,这主要是因为作者既先从正面描写了他的外貌、动作、语言,又插入一段对他的发迹史的记叙,还从侧面写旁人对他的议论,以此进行侧面衬托,这样就把一个21岁的兵油子的个性写得非常生动。对这样一个“可以溃烂这乡村居民灵魂的人物”,作者毫不保留地表达了自己的痛恨与失望。在这段看似平淡、冷静的叙述中实则饱含着作者忧心如焚的感情,但从他身上,作者又不得不寄托一种幻想。破脚什长这个人物形象就是从正面和反面两方面来描写的。

  3.下面的一段题目,可以测试对上述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

热门资料下载:
<
自考最新热贴: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自考报名咨询电话:010-51291357 51291557
热点专题
 
 自考热点关注
                        MORE>>
学员报名服务中心: 北京北三环西路32号恒润中心18层1803室(交通位置图
咨询电话:北京- 010-51268840/41 传真:010-51418040 上海- 021-51567016/17
育路网-中国新锐教育社区: 北京站 | 上海站 | 郑州站| 天津站
本站法律顾问:邱清荣律师
1999-2010 育路教育版权所有| 京ICP证1004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