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网
 自考动态  报考指南  考试政策  复习指导  课程设置  自考试题  自考就业  考生故事  助学单位  自考论坛 
 公共课: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经济类: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法学类: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文学类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高校招生  网络课堂

自考生:学习必须要有恒心和信心

作者:高校招生   发布时间:2010-04-09 09:36:30  来源:
  • 文章正文
  • 资料下载
  • 自考圈
  • 论坛

  自考,在风风雨雨中已经走过了25年。在自学考试制度已经相对成熟后的今天,无数自考前辈们总结出来的学习经验自然是数不胜数,而自考中走出来的成功人士更是不胜枚举。别人的成功方法和经验我暂且不谈,作为一名自考生,在一路坎坷中也已经走过了三年,自认为还是领悟了不少自考的精髓,因此才敢跑来在诸位前辈面前大放厥词。

  首先,本人认为,参加自学考试,必须要有“三心”:恒心、耐心,还有信心,三者可以说是缺一不可。而其中却着重体现在一个“恒”字,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恒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再怎么有信心,也只是一个只会想象,做不出实际行动的幻想家。再怎么有耐心,也只能在离成功遥不可及的那一端终日守望。

  中国的文化可谓是博大精深,我们的先辈们在很早以前就告诉我们做事情要“坚持不懈”,要“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其中的每一个字眼,都体现出恒心的重要性。我的自考生涯也不是一帆风顺,其中也吃过不少苦头,直到现在,还在大专的边缘挣扎,相对与很多自考“牛”人来说,真是自愧不如,但是不管怎样,我从不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也从不怀疑自己所拥有的恒心。

  老一辈的人们还给我们留下了不少经典的语录,例如:“付出终有回报”,“一分汗水一分收获”,自考三年以来,也曾抱怨过自己付出那么多,回报为什么是那么的少。也听说过很多很多的人像我一样的抱怨,然而一路走来,才发现之前的抱怨没有任何的道理可言。在这里奉劝有这种心理的人要尽快放弃这种想法。你可以说你付出了,但是你是否能肯定的说自己付出的足够多呢?十分汗水,你付出了几分?与其终日牢骚满腹,还不如坐在桌前好好的思考一下该如何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学习。学习,贵在持之以恒。如果你现在还没有恒心,那么,从现在开始,一起持之以恒吧!

  其次,光有恒心还是不够的,并不是只要坚持不懈的每天学习就一定能通过考试,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习方法。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自己去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而不是生搬硬套的按别人的方法来支配自己。别人的成功方法不一定就适合自己,因人而异。邓小平还告诉我们要“具体事情具体分析”呢!所以,学习不能够有依赖别人的心理,什么都要自主,什么都要自强。当然,不排除去借鉴别人方法的可行性。毛泽东同志告诉我们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有的时候自己的方法走入死角,借鉴别人的方法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电视剧《神雕侠侣》中的杨过集百家之长,自创了“黯然销魂掌”,使起来可真是惊天地泣鬼神啊。你是不是也想在学习上达到这种效果?那就快别犹豫了,赶紧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过,这只是初期的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找到不足,不断的取舍,然后不断的完善,做到这样,你的自考生涯一定不会吃太多的苦头,在自学考试中,你多少也能立于不败之地。

  再次,学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一个“静”字,学习环境要静,人要静,心更要静。这里主要要说的便是“心静”。在这方面,本人做得是不太好,很多时候心总是无法静下来。但是却也尝试过静心去学习的甜头。本人向来有点自夸自己的学习效率高,其实也是有点言过其实了,学习是一个用心的过程,用心去理解,用心去记忆,只有心静下来了,才能保证学到的东西能够比较深刻的放在脑海里。个人认为,在心静的时候学习一个小时,效果至少是其他情况下的3倍、5倍或者更多也不为过。很多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便难以静下来,这在我身上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我认为,如果用平常心去对待事情的话,心应该更容易静下来,这是我需要提高的,也是很多人都需要提高的。

热门资料下载:
<
自考最新热贴: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自考报名咨询电话:010-51291357 51291557
热点专题
 
 自考热点关注
                        MORE>>
学员报名服务中心: 北京北三环西路32号恒润中心18层1803室(交通位置图
咨询电话:北京- 010-51268840/41 传真:010-51418040 上海- 021-51567016/17
育路网-中国新锐教育社区: 北京站 | 上海站 | 郑州站| 天津站
本站法律顾问:邱清荣律师
1999-2010 育路教育版权所有| 京ICP证1004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