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选择:艺术院校 | 独立学院 | 民办高校 | 高职高专 | 出国留学 | 港澳招生 | 网络学院
 决战高考:政策法规 | 高考护航 | 各科备考 | 志愿填报 | 心理调节 | 饮食健康 | 考场内外 | 分数线 | 真题 咨询热线:010-51291357/51291557

高考语文阅读能力提升之文学类文章

作者:高校招生   发布时间:2010-04-08 10:13:37  来源:腾讯网
  • 文章正文
  • 调查
  • 热评
  • 论坛

  北京四中 王大绩

  1、提取信息——根据题目要求,在文本中择定重点阅读区域,提取承载重要信息的词句。

  平时做模拟训练时,为了获得训练,一定要通读文本,在此基础上,对应问题,找到重点阅读区域,提取承载重要信息的词句;而在高考(论坛)考场上,要用最少的时间,最少的精力,获得最佳答案,所以不必通读全文,而直击要点。

  2、转化信息——通过联想、推断,调动知识和能力的积累,将重要信息转化为答案要点。

  这一步就是在进一步强调上一讲中所谈到的三个要点问题,一是动态比较判断原则,二是关注句号,三是转化重要信息。第三点特别节中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看大家的人文积淀是否丰富,思考是否深刻,情感是否丰富,是否通达事情事理,对历史、现实、社会、自然、人类是否有较深入的了解。

  3、连缀要点——根据答案要点之间的主次和逻辑关系,连缀要点,形成连贯规范的答案。

  前两步是读的问题,这一步是写的问题。有些地区的高考卷中,现代文和古诗文阅读各有一道要求200多字答案试题,要求写得准确,写得连贯,即为读写综合试题。平时训练,学生常常蹦词式回答问题,这样答题在考试中是不会得分的,要连缀要点,将要点连缀成语段。基本步骤为,照抄题目——转述原文——略作分析——连缀成段。

  转述原文有三种情况,一是照抄式转述,这种毫无创造,不可取;二是发散式转述,这一种适合用在作文中;巧读文本,归纳式转述,是回答这类问题的窍门。

  略作分析是要分析原因,分析假设,分析条件等,在分析的基础上,将要点连缀成段。

  4、答题原则——独立思考,不迷信参考答案,做到文本要点无一遗漏,作答无一词无根据。

  备考的任务是锻炼读写意识,所以在训练中,要做最能锻炼自己的题。获得“备考答案”的过程,是“读”和“写”的综合思维过程,核心是思维。“读”是准确获取信息,经有思维转换,形成答案要点的过程;“写”是充分展示思维,对答案要点进行转换、梳理,外化为文字的过程,这是一种“自觉”的思维过程,其“自觉”的基本特征是比较,或琢磨,或推敲,或斟酌,这应该是语文的基本思维方式。

  阅读理解,常常使高三学生进入两种相反的状态,一是无所谓,一是望而生畏。这两种状态,准确来说,应该是学生的学习态度,态度决定行动;“无所谓”,并非无足轻重,而是说在阅读上折腾半天无果而返,因此干脆不去做了。“望而生畏”,指学生因不得要领,最终收效甚微而失去信心。王老师的辅导,如春风化雨,滋润了学生干渴的喉咙,坚定了学生备考的信心。

  阅读类文章是庞杂的,如何给学生“源头活水”,让其“水到渠成”,这是极其难以做到的事情,而王老师做到了,且做得很轻松。他告诉考生,对于简答题目,只要八个字“简约其途,丰腴其实”。对它可用十六个字来解释:提取信息,转化信息,连缀要点,出词有据。解答一道题,分四步走——第一步,根据问题,选择相关区域;第二步,提取重要信息,并转化为答题要点;第三步,确定要点,分别主次,整理语序;第四步,要点无遗漏,作答无一词无依据。

  令学生难忘的是王老师鼓励学生积极备考,不要迷信答案,哪怕是高考中的参考答案。有这样一道题:

  我可怜的姐姐,我就那么一位姐姐,小时候我曾拿剪刀戳破她的手,叫她哭,还不许她告诉父亲,但是为了爱,她永远不要别人有一点点伤害我,就是这样一位母亲一样的姐姐,终于很早就丢下我去向父亲诉苦,一个孤女的流落的忧苦。他们活着……全都活着,活在我的梦里……

  文中写到“姐姐”的死,没有直接用“去世”等字眼儿描述,这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

  “评分答案”中没有答出哪句表明“姐姐”“去世”的句子,且逻辑性不强。王老师为我们出示了“备考答案”:文章没有直接用“去世”,而用了“终于很早就丢下我去向父亲诉苦”的字眼儿描述姐姐的死(回答第一问),这表达出“我”对孤苦的姐姐挚爱、同情、痛惜与自己愧疚、遗憾相互交织的复杂感情,也表达着对不公平世道的愤懑与抗议之情(概括回答第二问)。回忆姐姐在“我”儿时曾像母亲一样照顾、爱护“我”,忍受不懂事的“我”带给她的“痛苦”和“伤害”,“我”百感交集:姐姐生前,“我”没有尽一点倾听、安慰的责任,而当“我”长大成人意识到这“母亲”般的爱时,姐姐早已死去,“我”再没有机会回报一份爱,甚至连一句道歉的话也无从让她听到。回忆令“我”在痛惜姐姐不幸命运的时候,更增添了一份沉重的负罪之情(分条回答)。

  王老师的指导与回答,令人信服。王老师特别强调答题的原则——文本要点无一遗漏,作答无一词无根据,这里用清晰的个案做一很好的诠释。

  王老师还不断地提醒我们,读文章要认真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切不可丢掉相关信息,以至答案不全或不准确,切入点一定准确。比如王老师讲了下面一道阅读题,文章题目是《彩色的荒漠》,有这样的问题,文章第一段描写了戈壁滩的哪些特点?联系全文说说作者这样的用意?

  “评分答案”是

  第一问1戈壁滩环境的恶劣;2 戈壁滩色彩的单调。

  第二问1 为表现石油工人为祖国人民所做的巨大贡献埋下伏笔;2 与下文要描写的彩色荒漠形成鲜明对比;3 先抑后扬,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对此,王老师则客观而全面地引领同学们先从阅读中的第一步起,提取信息,然后从全文的角度理解分析第一段,最后归纳“备考答案”:

  第一问:文章第一段描写了戈壁滩古老开阔、荒凉艰苦、色彩单调,但有了崭新的希望和勃勃生机

  第二问:作者这样写有着烘托和反衬的双重用意。对于塔中油田而言,使石油城的绚丽多彩更加夺目;对于石油工人而言,使建设者鲜红的衣装、磅礴的话语、伟大的贡献更加动人;对于作者而言,是感情的激发点;对于作品而言,是内容展开的铺垫;对于读者而言,是完整深入了解作品内容与感情的有机构成部分。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立即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后,请及时刷新页面!               [回复本贴]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高校招生最新热贴: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高校招生咨询电话:010-51291357 51291557
高校招生咨询电话:010-51291357 51291557
热点专题
 
 高考热点关注
学员报名服务中心: 北京北三环西路32号恒润中心18层1803室(交通位置图
咨询电话:北京- 010-51268840/41 传真:010-51418040 上海- 021-51567016/17
育路网-中国新锐教育社区: 北京站 | 上海站 | 郑州站| 天津站
本站法律顾问:邱清荣律师
1999-2010 育路教育版权所有 | 京ICP证1004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