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北京四中 连中国 第一节 “界定与展开”之审题篇 在审题中,如果题目的核心集中在一个蕴意丰富、抽象而模糊的概念(形象)时,一定要关注命题者对它有无界定,是怎样界定的;在核心概念阐释的基础上,有无拓展,在哪些方面拓展的。 例1(06年北京卷) 许多城市都有能代表其文化特征并具有传承价值的事物,这些事物可以称作该城市的符号。(解说中心概念)//(故宫、四合院是北京的符号:典型建筑);(天桥的杂耍、胡同小贩的吆喝是北京的符号:非物质文化遗产);(琉璃厂的书画、老舍的作品是北京的符号:艺术品);(王府井商业街、中关村科技园是北京的符号:标志北京新发展)……(举例解说开启思路)//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后还会不断涌现出新的北京符号。(引导想像未来) 保留以往的符号、创造新的符号,是北京人的心愿。 对此,请以“北京的符号”为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受或看法。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题干中标注为笔者所加] 命题第一段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解说核心概念,依据命题文字,“城市符号”可定义为:城市中能代表其文化特征并具有传承价值的那些事物。这是命题者对“城市符号”的核心界定。把握住这一界定,考生才可以恰切地把握自己所写的文章是否在命题题旨要求的范畴之内,才能知道自己的文章可以驰纵升腾到哪些方面。命题者在核心概念阐发之后,分类举例,解说这些“北京的符号”,以开启考生的思路。故宫、四合院是典型建筑的符号;天桥的杂耍、胡同小贩的吆喝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符号;琉璃厂的书画、老舍的作品是艺术的符号;王府井商业街、中关村科技园是标志北京新发展的符号;“……”凝聚着命题者在有限例举的基础上希望考生进行无尽创造的愿望。第三层次,命题者以“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后还会不断涌现出新的北京符号”一句,引导考生充分地去想像北京未来的“符号”。 命题第二段“保留以往的符号”是照应第一段省略号之前的内容。“创造新的符号”是为了照应第一段中最后一句话。所以,命题二段又是对第一段内容的归结与概括。 命题第三段是具体的写作要求。一位考生如果能把命题者的“界定”与“展开”清晰把握如此,那么他的文章便可做到可攻可守游刃有余。如果“守”为上,尽可在命题者的例举之内筛选把握“符号”,其间天地也很宽广;如果“守”中的内容还不足以配合考生个性化的要求,那么,考生尽可以“攻”为上,在“……”的部分大展宏图,这里当然有更宏大的天地。然而,“守”是“攻”的基础,考生要想把思路充分展开,形成个性化、别具一格的创作,必须得清晰准确地把握了命题者“界定”与“展开”的思路与层次。考场上,不明“界定”与“展开”的层次与思路,便匆忙开始写作,是许多考生考场失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例2(09江苏卷) ①〈时尚表现为服饰、语言、文艺等方面的新奇事物在一定时期内的模仿和流传︰时尚的基本定义〉。②〈各种时尚层出不穷,其间美与丑、雅与俗、好与坏,交错杂陈︰时尚的两种基本内容〉。③〈创新与模仿永不停息地互动,有些时尚如过眼云烟,有些时尚会沉淀为经典︰发动时尚的两种方式与时尚的最终结果〉。 请以“品味时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题干中标注为笔者所加] 命题第一段中的第一句话是对“时尚”内涵的基本界定。“服饰、语言、文艺等方面的新奇事物”是时尚呈现的主要内容,“模仿和流传”是时尚呈现的主要方式。命题1段中二、三两句话主要是激发考生对“时尚”的思考。第二句“各种时尚层出不穷,其间美与丑、雅与俗、好与坏,交错杂陈”,重在阐释“时尚”的复杂性与冲突性。第三句“创新与模仿永不停息地互动,有些时尚如过眼云烟,有些时尚会沉淀为经典”重在阐释“时尚”最终的结果,同时也引带出“时尚”与“经典”关系的思考。“创新与模仿永不停息地互动”则重在阐释促成“时尚”转化(过眼云烟、沉淀为经典)的条件。一味模仿,时尚只能是“过眼烟云”;懂得创新,时尚会“沉淀为经典”。命题第一段寥寥数语,其实层次和信息是非常丰富的。第一句的界定,让考生把握住了说话领域的基本范畴。第二句与第三句围绕核心第一句对“时尚”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展开与揭示,促使激发考生对“时尚”进行多重思考。 把握了命题的界定与展开,“时尚”可作如下一些角度的“品味”: ①评析“坏”的时尚; ②评析“好”的时尚; ③评析时尚的复杂性或冲突性或和谐性 ④评析时尚与经典的关系 ⑤评析时尚转化(过眼云烟、沉淀为经典)的条件 …… 提起时尚,人们往往会把它与眼下正流行的网络歌曲、80后作家等一批新兴概念联系起来。而说到经典,人们又多会想起《白毛女》《红楼梦》这些昔日的流行。那么,从时尚到经典,究竟要走多少路程呢?它们又是否矛盾呢?(江苏考生《品味时尚——从时尚走到经典》开篇) 此篇显然是在评析时尚与经典之关系,论述在命题可写的范畴之内。 由此可见,命题中“界定”是为了明确抽象概念,“展开”是为了丰富地促发考生的相关思考。一位优秀的考生把握了“界定”不会脱题,理解了“展开”便于展开个性。 |
高校招生最新热贴: |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
|
阅读上一篇:高考作文“界定与展开”能力提升写作篇 |
|
阅读下一篇:高考语文阅读能力提升之文学类文章 |
|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
热点专题 |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留学预科 [查看简章] |
·北工大中加学院英国大学留学预科 [查看简章] |
·北京大学韩国留学班2010年火热报名 [查看简章] |
·中国政法大学美国留学3+2本硕连读 [查看简章]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内国外双学历 [查看简章] |
·中央财经大学HND3+1留学可认证 [查看简章] |
留学预科咨询电话:010-51294614 51299614 |
·人民大学澳大利亚 2+2 本硕连读项目 [查看简章] |
·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3+2本硕 [查看简章] |
·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HND3+1项目 [查看简章] |
·北工大中加工商酒店管理2+2留学项目 [查看简章] |
·清华大学留学通2010英美澳加预科招生 [查看简章] |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2+2留学 [查看简章] |
中外合作咨询电话:010-51294614 512996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