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读博编书再搏人生 2002年7月,徐晓东从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顺利来到浙江财经学院当英语专业教师。 从自考一路走来,十几年风雨,已过而立之年的徐晓东一直在路上行走,在别人眼中,徐晓东这下总该安稳了。 “工作是安稳了,但作为一名教师,就要对自己要求更高,只有站得更高,才能给学生更多。”徐晓东决定考博。2004年,徐晓东报考了北大外国语学院沈泓教授的博士研究生。当时5人报考,徐晓东是唯一通过初试的学生,经过面试考核,被顺利录取。 多年的读书习惯,让徐晓东一刻也离不开读书,面对北大优越的研究资源,徐晓东一头扎进了图书馆。在研究课题同时,常年博览英文经典著作,让徐晓东萌生了要编写一套英语文学历代经典名著详注的念头。 说着容易,做起来难。选材必须精当,不经过大量阅读和取舍,难以选出真正的名篇、佳作;要有精确的注释,没有过硬的基本功,一字之误,就会失之千里;要有良好的悟性,要能摸透作者创作的处境、心态,悟出其遣词造句的匠心。“我的个性很强,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徐晓东充分利用北大、北外、国图的丰富藏书,埋头书堆,精选版本。“复印资料重达一吨,光买资料就花费了两三万元。”徐晓东指着宿舍桌子上堆满的复印资料,轻松地说,但背后的艰辛让人难以想象。 中国澳大利亚研究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称赞徐晓东:“他使我吃惊的是竟有那么大的能量,厚厚的一本书,差不多系一个人所为。这,除了北大给他创造的条件,我想应归结于他对文学的执著,他的执著终于结出了果实。”徐晓东联系到同门师兄许巍,历经二年,共同完成了这部书稿。一经面市,便受到了英语爱好者、高校师生的关注,也得到了英语界权威专家的肯定和好评,被认为继著名学者王佐良、李赋宁等人编写的《英国文学名篇选注》之后23年第一部最重要的文学详注读本。徐晓东也因此成为国家图书馆2006年度10名“文津读者奖”获奖者之一。 如今,徐晓东已拥有了幸福美满的家庭,女儿刚刚一岁半。谈及妻儿,徐晓东一脸歉意,自己的博士论文刚刚开题,还需要投入精力,他希望能利用北大的丰富资源,顺利完成博士学业,早日尽到丈夫和父亲的责任。 |
热门资料下载: |
< |
自考最新热贴: |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
|
阅读上一篇:妈妈级自考生的故事:在自考边缘徘徊 |
|
阅读下一篇:湖南一残疾女自考生通过QQ视频考试圆大学梦 |
|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
热点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