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那个史无前例的年代生在鲁北平原上的一个小村里,少年时值文革结束后,农村改革刚刚起步之际,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经济条件比较落后。但是当地的俗文化却异常发达,说书唱戏的比较多,还是全国著名的曲艺之乡。 表演的节目不论是鼓书还是评书,内容基本是《三国演义》、《岳飞传》、《杨家将》、《明英烈》等古书。我深深地被里面的故事情节所感染,为古代英雄的事迹所陶醉。觉得自己的童年真是幸福极了。 我的中学时代流行着一种说法就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考试和升学是靠理工科拿分。而我本人就在这方面存在先天不足,面对几何的推理、理化的公式使我发傻,如听天书。最后只上了一个职业高中,对自己的学业和将来失去了信心,二十岁至济南开始了打工生涯。 从用奶奶给我的零钱买的《三国演义》连环画,中学课本上的《岳阳楼记》、《赤壁赋》等古文,到第一次发工资就跑进新华书店买的《古文观止》、《唐宋词三百首》,把我的心灵带到了古人的世界,进入了文学艺术的殿堂。 在济南打工期间,单位小人数少,待遇低,加班加点是正常现象,几乎没有节假日和星期天。白天忙碌一天,晚上则进入自己的小天地,读自己喜爱的古典文学,犹如和心慕已久的古代伟人进行交流,兴致之余还临帖学画,觉得可以做苏东坡的门人了。还抖胆把自己写的几篇小文章投往报社,异想天开地想在报刊上发表,也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 现实是残酷的,自己行为本身可能就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稿子更是泥牛入海无消息,大概早就被编辑扔进了废纸篓。心血付诸东流成了孔已己,感到未来的人生暗淡没有一点光亮。 2003年夏天,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聚会聊天,他们突然对我说,依照你的兴趣和爱好,怎么不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既可进行系统地学习,还可拿个文凭。由于心里没底也就没敢多说,心里却对自考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经过我的一番调查,对自考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征得妻子的同意后,于2003年9月到济南市槐荫区自考办报了名,于2004年4月参加第一次考试,真正加入到了自学考试这支浩浩荡荡的大军之中,看到和自己一起进入考场的少男少女,有的是在校生,有的要拿双学历,真是感到自惭形秽。 一个多月后成绩下来了,报了三门,《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和《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两门过了,《现代汉语》折戟沉沙,不好也不坏。这也反映了自己的水平和不足,读书不少,杂乱无章,毫无系统方法可言,重视中国,忽视外国;喜爱古代,轻视现代。这种倾向一直保持到现在,虽然力图改正,但收效甚微。 因为这也是我这个年近不惑之人的学习动力,归根结底还是兴趣。因为兴趣才报考了汉语言文学专业,而且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专科段和本科段的二十五门单科,这个专业已无法和当今社会上的工商管理、计算机、电子商务等热门专业相比成为显学,所以功利性对自己也就不大了。 有了动力就要付诸行动,除了白天紧张的工作之外,全靠深夜刻苦攻读,严冬寒风凛冽、手脚冻麻;盛夏蚊虫叮咬、酷暑难耐,这和所有自考生一样自不待言。在这里重点说的还是一“乐”字。自考使自己平淡的人生道路变得色彩斑斓、多姿多彩。既能深入学习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又能欣赏现当代及世界名家的优美篇章。基础的语法和写作知识更是对自己薄弱环节的补充。 当然单科折戟的痛苦也是少不了的,很不好意思地说,就《文学概论》一门我就考了四次才过关,工作的劳累和家庭琐事,愤愤然把书往地一摔,发誓不考了。发泄过后,想想自己连这点困难都不敢正确面对,这辈子还能成什么事,而且以前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最终还是重新拿起了书本继续在自考征途中的拼搏,也使自己能正确面对挫折,对自我意志的锻炼。 要说痛苦还在于自己已是人到中年,主要精力应该放在挣钱养家上。看到周围的同龄人不是仕途上春风得意,就是忙碌于商场股市,有着自己的产业。在他们眼里我就是典型的“异类”——不务正业。再不加紧努力,真是无颜面对周围的同事和朋友,更对不起默默支持我的妻子。 说起来惭愧,两三年人家就毕业了,我考了五年,于2008年底办理完毕业手续,今年春天才拿到毕业证,本科段只有四科单科过关,十月份要继续参加考试。 古人云:“行百里者九十半”,还需要执着而圆满地走完自考之路,给自己人生交一满意的答卷。 自考在人生中是短暂的,“搜肠刮肚觅佳句,秃笔残墨对孤灯”,为自己读书人生的写照,自作诗中的一联。此文文笔粗劣、水平不高,却是我敞开心扉,真诚的吐露。希望广大自考生朋友批评指正、不吝赐教。最后赋诗一首结束本文。 七 律 自考有感 寂寞斋中读书郎,无以此计谋稻粱。 形单影只寒酸样,舞文弄墨腐儒像。 毁败不为已己恨,天成勿学范进狂。 万般下品惟此高,但教渊明笑我曹。 |
热门资料下载: |
< |
自考最新热贴: |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
|
阅读上一篇:过来人讲述英语自考之路 |
|
阅读下一篇:自考人物简荟:初识自考 |
|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
热点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