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网
 自考动态  报考指南  考试政策  复习指导  课程设置  自考试题  自考就业  考生故事  助学单位  自考论坛 
 公共课: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经济类: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法学类: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文学类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高校招生  网络课堂

自学考试中文专业经验谈

作者:高校招生   发布时间:2009-12-17 09:34:14  来源:自考365
  • 文章正文
  • 资料下载
  • 自考圈
  • 论坛

  在一次通过八门课程考试后,我的自考专科课程至此全部拿下。在学习过程中我借鉴了很多考友们的经验,现在自己也有了一些“学习考试心得”,拿出来与更多的考友分享。

  我是全脱产学习,但不在全日制学校听课,只是考前听一听串讲辅导。我之所以能够一次通过八门课程,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是心态稳定。由于时间紧,很多课程学习起来比较紧张,尤其是在最后的复习、背诵阶段。尽管如此,我总是鼓励自己,不要怕、要坚持下来。

     在临近考试的半个月里,我背了约500道大题,而且背的效果还不错。其实那个时候我也很担心,怕万一记不牢或者记混淆了,不过还是硬着头皮“啃”下来了。考试前一天,我只睡了二、三个小时,连夜赶工复习,为的是在进考场之前有足够的准备,尽量不打无把握之仗。进考场时我非常清醒,而且比较放松;考试的时候也总是不断告诫自己:只要认真去答,就肯定有希望。

     总结自己的经验与教训,我认为,自考最大的一关就是心理关,不到最后一分钟绝对不要放弃。记得我第一次参加考试,报了四门只过了两门。现在想想,当时也不是没有下功夫,只是心理上比较脆弱,临考前情绪波动尤其大。一旦发现原来背过的东西忘记了,就会很急躁,觉得肯定不行了,再重新去背效率也很低,甚至干脆就不想背了。如果当时能够少些杂念,大胆一点,另外那两门课相信也可以考过。

     我的经验是,背题的时候注意力要高度集中,速度要快。我对自己的要求是5分钟一道大题、3分钟一道小题。不要怕记得不牢,一定要快速背诵,注意力要高度集中,提炼关键词,重复多次。如此这样,记忆效果非常好。我的《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建设》和《邓小平理论概论》等科都这样学习通过的。

     此外,我还有一个体会。如果住处离考点比较远,最好是打车过去,这样在车里还可以继续温习些较为重要的知识点——考前两个小时将所有的东西重新看一遍我认为非常重要。

     对于我而言,考得最艰难的是《外国文学作品选》和《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外国文学作品选》串讲课程不好,于是我在通读课本的基础上,考前把书上各个作品后面的所有思考题背了几遍。我还将《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上大多数文章后面的所有思考题(根据知识提示部分的内容总结)背了几遍,仅这门就背了100多道大题。

     优先侧重

     记忆背诵很重要,考试技巧也很重要。考试时每次拿到试卷,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把后面大题的关键词写下来,因为大题内容比较多也比较复杂,如果等做完其他题之后再来答,脑子一乱,很多原来记得很清楚的知识可能就想不起来了——而更糟糕的是,等下了考场又会恍然大悟。

     然后,我会以最快的速度去“冲”选择题——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而不去纠缠。而且,我在考场打铃之后会推迟几分钟时间进教室,把重要的东西用最快的速度扫一眼。虽然只是几分钟时间,但是不论对于提高答题准确率还是稳定心理,还是多少有些帮助的。毕竟,对于自学考试而言,两个半小时的时间是用不完的。

     《语言学概论》的语音部分一定要作为重点,需要提前复习,否则很难通过。《古代汉语》复习的时候不要怕,一定要有勇气。将40段原文反复看,自己要理出头绪来,重点部分和书上例句要多看几遍。最后的翻译题一定要静下心来做,不要急于出考场。

     除了以上两个方面外,我认为参加考前串讲很重要。但也不能过于依赖,最好还是结合串讲的重点直接去看书,把书上的知识搞懂搞透。


热门资料下载:
<
自考最新热贴: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自考报名咨询电话:010-51291357 51291557
热点专题
 
 自考热点关注
                        MORE>>
学员报名服务中心: 北京北三环西路32号恒润中心18层1803室(交通位置图
咨询电话:北京- 010-51268840/41 传真:010-51418040 上海- 021-51567016/17
育路网-中国新锐教育社区: 北京站 | 上海站 | 郑州站| 天津站
本站法律顾问:邱清荣律师
1999-2010 育路教育版权所有| 京ICP证1004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