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  书店 学校  题库 论坛  网校  地方分站: 北京 | 上海 | 郑州 | 天津
 成人高考网
 考试资讯  报考指南  专科起点  高中起点  录取分数  招生简章  成考教材   人大成考   网校课程
   专升本大学语文|英语|高数一|高数二|政治 高升本语文|英语|数学(理)|数学(文)|历史|地理|物理|化学  高校信息  复习指导  经验分享  成考论坛
地区信息

2009年成考大学语文复习十一

作者:不明   发布时间:2009-09-04 18:06:36  来源:网络
  • 文章正文
  • 网校课程
  • 资料下载
  • 圈子话题
  • 论坛
 《秋水》(重点文章)

  《作家作品》

  庄子战国时人

  老子后道家主要代表,与老子并称“老庄”;

  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

  文章想象丰富,善用寓言。

  《主旨》

  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给我们的启示是:人们不能囿于个人的见闻而自满自足,应该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疑难词句》

  东面而望,不见水端。(东面:面朝东;面:动词,向东)

  望洋向若而叹。(望洋:仰视的样子)

  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少:小看,以……为少,动词;轻;轻视,以……为轻,动词)

  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已:停止;虚:虚空)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以:因为;自多:自夸;多:自负)

  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听到各种道理,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这就是说的我呀。)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现在我看你难以穷尽……我将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耻笑)

  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不是像你刚才那样自夸水势的浩大吗?)

  9,拘于虚也。虚:居住的地方。

  《全文翻译》

  秋日的雨水按照季节来临,千百条小河注入了黄河。(黄河)水流之大,大到河的两岸和水中洲岛都无法互相分辨牛马的程度。于是乎,。河伯欣然高兴,认为天下美景都汇总到了自己这里。顺着流水向东方行进,一直到达北海,面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尽头。这时,河伯改变了他(欣然自喜)的面容,抬头仰视着海神若叹息说:“俗话所说的‘懂得的道理很多了,便认为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这正是说我呀!再说,我曾经听说(有人)认为仲尼的学识少,伯夷的义行不值得看重。开始我还不敢相信,现在我亲眼目睹了大海您难以穷尽的气势,我如果不是亲自来到您的身边,那就很危险了,我将要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嘲笑。”

  北海若说:“井中之蛙不可能跟它谈论大海,因为它受到居住地点的限制、;只生长一个夏季的小虫不可能跟它谈论冰,因为它受到时令的限制;孤陋寡闻之人不可能跟它谈论大道理,因为他受到教育程度的限制。现今你河伯从黄河两岸间走出,看到了大海,才知道自己的鄙陋,所以可以跟你谈论大的道理了。天下的水,没有比海大的,千万条河流流归大海,没有停止的时候,而大海永远装不满;尾闾不停地排泄海水,不知到什么时候停止,但大海并没有被排空。它春秋不变,水旱不知,大海它超过江河的流量,不可用数字来计算。但是我并没有因此而自骄自傲,(原因)在于我认为自己形体得之于天地,气息来源于阴阳;我在天地之间,好比是小石块小树木存在于高山之上,正感到自己见闻很少,又怎么会自傲自夸?我想,四海在天地这个大空间里,不正好像小小的蚁穴存在于大湖之中吗?中原地区在四海之内,不就像米粒存在于粮仓之中吗?世间万物数量有万种,人不过是其中之一。大地上九州之地,粮食所生长的地方,舟船车马所通达的地方,人不过是万物之一种。拿个人和万物相比,不正像根细小的毛的末梢存在于马的身体之上吗?五帝所沿续的(业绩),三王所争夺的(天下),仁人志士所忧虑的(事情),任劳任怨者所为之劳苦的(目标)?都只不过是马体之毫末,伯夷以辞让君位而取得名声,孔子以谈说天下而显示渊博,他们这样自我夸耀,这不正像你刚才因河水上涨而自夸自傲一样吗?”

  《学习要点》

  本文的寓言特色

  本文虚构河伯与海若对话的寓言故事,将抽象的哲理形象化。海若是庄子思想观点的化身,河伯是庄子要批判的思想观点;

  景物描写的作用

  开头的景物描写,以河水与海水大小的对比,陪衬河伯与海若的不同思想境界,形象的突出了主题,为后文的发展作了铺垫。

  善用比喻

  井蛙不可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于冰者,?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也,束于教也。(也是排比句)

    吾在天地之间,尤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也是反诘句)

  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不似?空之在大泽乎?(也是反诘句)

  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米之在大仓乎?(也是反诘句)

  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也是反诘句)

  排比句

  (1)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

  见上面例句

  反诘句

  见上面例句

  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重点段落分析》

  1,文章开始第一段。

  这段话在写景方面有什么特点?

  从主观视觉感受来反映客观世界的黄河。

  这段话的大意。

  写河伯由自大到自己认识到渺小的转变。

  这段话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起到铺垫作用。

  2,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这段的观点:五帝等人的作为,都是微不足道的;伯夷,仲尼是在自高自大。

  论证方法:前三句,归纳法。后面,类比法。

  (3)修辞手法:排比,比喻,反诘。

课程名称 精讲班 冲刺班 基础+冲刺 报名
价格   课时 价格 课时 价格


语文(专升本) 200元 试听 40 100元 试听 20 200元 报名
政 治 200元 试听 40 100元 试听 20 200元 报名
英语(专升本) 200元 试听 40 100元 试听 20 200元 报名
高等数学(一) 200元 试听 50 100元 试听 20 200元 报名
高等数学(二) 200元 试听 50 100元 试听 20 200元 报名


语文(高起点) 200元 试听 40 100元 试听 20 200元 报名
英语(高起点) 200元 试听 29 100元 试听 20 200元 报名
数学(理) 200元 试听 38 100元 试听 20 200元 报名
数学(文) 200元 试听 38 100元 试听 20 200元 报名
历 史 120元 试听 30 —— —— —— 报名
物 理 120元 试听 30 —— —— —— 报名
化 理 120元 试听 30 —— —— —— 报名
地 理 200元 试听 30 —— —— —— 报名
热门资料下载:
成考版块列表:
成考最新热贴:
【责任编辑:卢雁明  纠错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成人高考科目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