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  书店 学校  题库 论坛  网校  地方分站: 北京 | 上海 | 郑州 | 天津
 考研网
 考试动态  报考指南  考研知识: 资料下载|考研经验|院校招生|专业硕士|考研辅导  考研教材  考研论坛 
 数学: 真题|模拟题|学习指导|讲义辅导  英语: 真题|模拟题|学习指导|讲义辅导  政治: 真题|模拟题|学习指导|讲义辅导  专业课试题  网络课程  在职研
地区信息

2010年考研政治理论基本知识复习讲义十六

作者:不详   发布时间:2009-07-10 09:49:56  来源:来源于网络
  • 文章正文
  • 网校课程
  • 资料下载
  • 圈子话题
  • 论坛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1.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军国主义势力进一步控制本国政权,对内镇压人民,对外侵略扩张。制定称霸世界的“大陆政策”;发动九一八事变; 制造华北事变。
  1936年11月,日本同德国结成反动同盟;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遭到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后,日本推行“以华制华”和“以战养战”策略;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
  2.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日本在中国进行了残暴的殖民统治,成立“满洲国”,建立地方性傀儡政权,策划汪精卫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实质上是建立的独占殖民地。日本对中国的大规模侵略和在中国部分地区的殖民统治,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与制推行奴化教育犯下了空前严重的罪行,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极为深重的灾难。
  二、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1.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倡导民族自卫战争;1932年4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作战;直接领导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
  2.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
  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兴起。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和广大的工人、农民是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坚力量。国民党军队中的部分爱国官兵进行了局部抗战,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同这部分国民党官兵的抗日合作。
  3.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1)一二九运动与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
  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之际,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了在抗日的条件下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统一战线的新政策,批评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关门主义的错误倾向。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即将到来时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中国共产党对驻扎在西北地区的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军和以杨虎城为首的国民党第十七路军的统一战线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西北大联合。同年,中共中央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
  (2)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为了团结国民党共同抗日,确定促成事变和平解决的基本方针,并派周恩来等到西安,参加张、杨同南京方面代表宋美龄、宋子文的和平谈判,终于迫使蒋介石作出了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等六项承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4.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1)国共合作,共赴国难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守军奋起抵抗日军的进攻。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国性抗战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军队接受改编;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2)全民族同仇敌忾,奋起抗战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是一场正义战争。全国各界民众以不同形式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投入了全民族抗战。

  三、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1.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1)国民党军队担负正面战场
  在战略防御阶段,日本侵略者以国民党军队为主要作战对象。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担负了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要任务。国民党军队组织了淞沪、忻口、徐州、武汉会战等一系列大战役。
  (2)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失败的原因
  客观原因,是由于在敌我力量对比上,日军占很大的优势;
  主观原因,则是国民党战略指导方针上的失误;
  在战略战术上,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
  国民党军队派系林立,各为己谋。
  2.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对国民党政府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国民党在重申坚持持久抗战的同时,开始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制造多次反共“磨擦”事件。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配合英、美打击日军。1944年4月至1945年1月,日军发动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的作战。在这次豫湘桂战役中,国民党军队遭到大溃败。豫湘桂战役溃败后陷入全面危机
  四、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1.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1)实行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路线
  与国民党实行的片面抗战路线不同,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主张实行人民战争的全面抗战路线。这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的存在,“就是一切中国问题的关键所在”。
  (2)采取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毛泽东还科学地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即: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其中,战略相持阶段,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只要坚持持久抗战、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将在这个阶段中获得转弱为强的力量。
  2.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1)敌后战场的开辟和发展
  1937年9月,八路军取得平型关战役胜利。1937年11月太原失陷后,按照中央的部署,八路军在敌后实施战略展开,发动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先后开辟晋察冀、晋西北、晋冀豫、山东和大青山等抗日根据地。中国抗日战争逐渐形成战略上互相配合的两个战场,一个是主要由国民党军队担负的正面战场,一个是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主担负的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创建抗日根据地,发展抗日武装。
  (2)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在战略防御阶段,对停止日军的进攻、减轻正面战场压力、使战争转入相持阶段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
  3.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1)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中国共产党强调,必须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既统一,又独立。为此,共产党必须保持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必须坚持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冲破国民党的限制和束缚,努力发展人民武装和抗日根据地;必须对国民党采取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
  (2)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到来以后,由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开始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团结抗战的局面逐步发生严重危机,出现了中途妥协和内部分裂两大危险。针对这种情况,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上述口号。
  (3)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持、扩大和巩固,中国共产党总结反“磨擦”斗争的经验,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这个方针对于坚持全民族抗战到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4.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1940年,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比较完整地阐明了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基本政策,为各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指明了方向。1941年中共中央批准颁布《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全面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根据地建设的基本方针。坚持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采取减租减息的政策以发展生产,同时加强根据地的文化建设与干部教育。
  5.推进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在“大后方”开展促进抗日民主运动的大量工作,积极支持抗战文化工作的开展,文化界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对激发大后方人民的爱国民主意识、坚持国共合作团结抗战、支援抗战前线、积蓄革命力量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6.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为了胜利地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在斗争实践中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命题,基本上纠正了王明的右倾错误,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毛泽东撰写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揭示了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特征、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中国革命的原因、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党在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1941年毛泽东先后发表《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在全党范围内展开了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的整风运动。整风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全党范围确立了起来。
  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党的若干重大的历史问题做出结论,使全党的认识达到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上的一致。七大将毛泽东思想规定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五、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中国是全世界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五个最大的国家之一,是在亚洲大陆上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国家。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为了自己的解放,为了帮助各同盟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分不开的。
  2.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1)意义
  第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第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2)原因
  第一,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第二,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考试大。
  (3)基本经验
  第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第三,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第四,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决不惧怕战争。第五,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热门资料下载:
考研最新热贴:
【责任编辑:聂荣  纠错
报考直通车
 
报名时间:2010年10月10日——10月31日网上报名,
11月10日——11月14日现场确认。
报名地点:报名地点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办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一般在高校设报名点。
考试时间:2010年1月10日、11日初试,3月试复试。
                       MORE>>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