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认识的理论。“唯物论”和“辩证法”已经阐明了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那么,物质世界能否为我们认识?认识的本质和机制是什么?认识的过程和规律是怎样的?认识的真理性标准是什么?这就是认识论要回答的问题。 “认识论”的中心线索就是认识的本质、过程、真理性和思维方法。在逻辑结构上分为四个层次,与这部分的四节相对应。 第一节“认识的发生和本质”指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又指导实践。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的机制是对信息的选择和重构过程。 第二节“认识的发展过程”指出,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的过程。认识发展的总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与上升的过程。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以及认识过程中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第三节阐述了“真理和价值”。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又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统一。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辩证统一。价值和客观性的主体性。价值评价及其尺度,价值选择及其实现。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活动的两大主题,二者的统一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要求。 第四节是“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认识论与辩证思维方法与工作方法是三位一体,密不可分的。辩证思维方法就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思维工具。它包括一系列相互联系着的基本方法。 一、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一)认识的本质「高频命题点」(一般考多选题)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2.反映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3.能动的反映论和消极的反映论的对立 (二)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一般考多选题) 主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过程。 1.认识包含主体对客体的作用。 2.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种创造性的反映。 3.认识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 反映在创造中实现;创造受反映制约。 (三)认识中的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重点考点难点」(一般考多选题可能考材料分析题) 1.能动反映过程中的信息变换 (1)信息是同世界的物质、能量过程紧密联系的普遍现象。 (2)主体认识客体就是获取客体信息,并经过信息变换在主体头脑中建构出一个与客体异质同构的观念系统的过程。 转化过程:①实物信息②客体特征信息③编码信息④观念信息。 2.能动反映过程中的选择机制 (1)选择是反映者在接收对像信息时①根据自身的需要,②由于客观条件,只反映被反映者的某些特性。 (2)选择表现为主体①感觉器官的选择;②思维对知觉、表象中信息的选择。 (3)认识的选择机制和反映特性并不矛盾,本身就是能动反映的表现。 3.重构是实现能动反映的内在机制 (1)重构是指主体在思维中对客体信息的建构过程。重构就是主体把经过选择、加工的客体信息在大脑中重新组合为观念的体系。 |
热门资料下载: |
考研最新热贴: |
【责任编辑:聂荣 纠错】 |
|
阅读上一篇:考研政治四大题型解题技巧(二) |
|
阅读下一篇:考研马哲认识论复习指导(二) |
|
|
报考直通车 |
·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难度分析 |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真题汇 |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真题(九 |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真题(八 |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真题(七 |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真题(六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门测试参考答案及解析(三)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门测试参考答案及解析(二)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门测试参考答案及解析(一)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门测试(四)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门测试(三)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门测试(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