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上午,杰出华裔数学家丘成桐教授一行来访中国传媒大学。丘成桐教授现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并担任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等重要学术职务。 丘成桐教授在广播电视数字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杨占昕教授陪同下参观了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实验室及广播电视数字化教育部研究中心,认真听取了中国传媒大学相关领域内的科研状况和成果汇报,并对中国传媒大学工科科研能力给予充分肯定。 信息工程学院、理学院、计算机学院、广播电视数字化教育部研究中心的主要领导参加了随后的交流座谈。在座谈中,出席会谈的各二级学院领导分别介绍了学院的教学及科研情况,并表达了希望丘教授给予指导的强烈愿望。丘教授及其学生为大家详细讲解并演示了他们的最新科研成果,并集中解答了大家提出的问题。 丘成桐(Shing-Tung Yau), 男,1949年4月出生,美国籍,博士。现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等。 丘成桐教授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被国际数学大师唐纳森(Singer. Donaldson)誉为“近四分之一世纪里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他解决了一系列猜想和重大课题,如卡拉比猜想、正质量猜想、闵可夫斯基问题、镜猜想以及稳定性与特殊度量间的对应性等,以他的研究命名的卡拉比—丘流形在数学与理论物理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鉴于他的杰出的贡献,1982年,年仅34岁的丘成桐教授荣获有数学诺贝尔奖之称的“菲尔兹”奖,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位荣获该奖的中国人,为中华民族赢得了荣誉和尊严。他是当今活跃在国际数学前沿的领军人物之一。 1994年,丘成桐荣获克雷福特(Crafoord)奖(瑞典皇家科学院为弥补Nobel奖的一些空白而设立的大奖); 1997年荣获由美国总统亲自颁发的美国国家科学奖。此外他还获得了众多的国际性大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