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法
当一个题目有多句话,且告诉我们只有一真或一假,且找不到矛盾关系时,可以尝试寻找反对关系或下反对关系,使用反对法解题。
互为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必有一假,常见的反对关系有以下几种:
“所有S都是P”和“所有S都不是P”;
“所有S都是P”和“某个S不是P”;
“所有S都不是P”和“某个S是P”。
互为下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必有一真,常见的下反对关系有以下几种:
“有些S是P”和“有些S不是P”;
“某个S不是P”和“有些S是P”;
“某个S是P”和“有些S不是P”。
例题:某公司共有包括总经理在内的20名员工。有关这20名员工,以下三个断定中,只有一个是真的:
Ⅰ.有人在该公司入股。
Ⅱ.有人没在该公司入股。
Ⅲ.总经理没在该公司入股。
根据以上事实,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
A.20名员工都入了股
B.20名员工都没入股
C.只有一人入了股
D.只有一人没入股
解题分析:在找不到矛盾关系时,如果能找到具有反对关系或下反对关系的命题也能有助于我们迅速解题。题目中特称肯定命题“有人在该公司入股”和特称否定命题“有人没在该公司入股”构成一对下反对关系,两个命题不能同假,必有一真。由于题干三个断定中只有一个是真的,所以“总经理没在该公司入股”是假命题,由此可推出“总经理在该公司入了股”,接着又可推出“有人在该公司入股”是真的,则“有人没在该公司入股”这一命题是假的,因此可推出“20名员工都入了股”,即A项是正确的。
温馨提示:欢迎加入2017年研究生考试QQ交流群:511504268
欢迎关注育路MBA微信公众号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