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说文
沈桂莲(24分)
生活的本质
喝同一口井的水,用金杯玉壶盛着喝的人觉得自己宝贵,用泥瓷碗盛着喝的人觉得自己贫贱,而只有用手捧着喝的人才痛快地觉得“井水好解渴呀!”,只有此人深切体会到了水的甘甜。因此,生活的本质是你喝的是水,而不是盛水的杯,真正高贵的是你喝上了更甘甜的水,而不是举起了华贵的杯。
只有渴了才去喝水,这是水的本质——解渴。因此,喝水的人的真正高贵之处在于喝上了甘甜的水,而如果是污浊之水,即使用金杯玉壶去盛,也未必就比用手捧甘甜之水喝的人高贵。人生的追求也是这样,关键是你真正实现了个人价值目标,而不在于你的过程。生活的真正本质在于人生价值的实现,而不在于你过着一种贫穷的或是富有的经济生活形式。只有那些真正懂得生活本质的人,才能够不为功名利禄和物质的追求所在左右和束缚,才能够实现他或她的人生价值,成为一个真正高贵的人。
孔子一生贫困潦倒,没有高官显位,也没有豪华生活,但他一生弟子三千,桃李满天下,把自己的才学悉数传给了后人,有了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孔家文化。可以说它才是真正明白生活的本质,才是一个高贵的人。
学习生活也是这样,看现在的大学生,家里有钱的,开私车上学的,笔记本电脑、电子词典等现代化的工具应有尽有,贫困的学生,只有靠双手和大脑,没有这些辅助工具,却成绩更加叫人,当他或她走向社会参加工作或考研、考博继续深造时,他(她)应该比那些富裕的学生更有成就感和满足感。我能说他(她)不是高贵的?
古往今来的许多事例不可枚举,无不证实了这样一个真谛,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其本质是通过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去创造、去实现人生的价值,就像那个用手捧水喝的人一样,不在乎外在的“金杯”、“瓷碗”等形式,目的是喝上甘甜的水,只要喝上甜水,就是高贵的。只要实现了人生价值,人生就有异议,因为生活的本质是你喝得水,不是盛水的杯。
钟灿栋(23分)
把握生活的真谛
喝的是同样的水,用金玉喝水之人觉得宝贵,用泥瓷之人觉得贫贱,然而用捧水喝的人却觉得“好解渴呀!”其实,真正高贵的是你喝上更甘甜的水,而不是举起了多么华贵的杯这就是生活的真谛。
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的感觉,就是由于我们没有更好的把握住生活的真谛。如果我们把心态放稳放平,华贵的杯子仅是盛水的杯子,是一件器皿,对于喝水的人来说,水是最重要的,是能用来解渴的,应该关注的是水,而不是盛水的容器,这样我们就会少许多的烦恼,就会自得其乐。生活不也是这样吗?
有这样一个故事,更能给予我们相同的生活哲理。公交车上,人们拥挤在一块,有的人皱眉头,有的人多希望自己所占的空间大一些,也有的人抱怨。一老者说:把心放宽些,就不拥挤了。心放宽些,如同我们关注的是解渴的水一样。关注的是水,水能解渴,我们的感觉将不仅仅是平衡,更能感觉到水的甘甜。
其实生活中许多哲理都有着许多的共性,无论是郑板桥的人生体会“难得糊涂”,还是我们熟知的“大智若愚”、“无欲则刚”,同样昭示着我们,要学会自得其乐,要有好的心态,要把握住生活得真谛。所以,同样的道理,当我们追求事业的成功时,我们应不遗余力,学习与实践结合,即使我们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应不要抱怨自己,因为我们付出了,相反我们好很好调整自己,继续上路。当我们取得成绩时,我们应认真享受这份收获,但不能得意忘形,而应保持清醒头脑。当失意时,我们不可不必自轻自贱,好好总结,走过去,前面又是个美丽的天。
让我们都能认真把握生活的真谛,让“好解渴”的心态伴我们一路同行,那么,我们的生活将是不仅是丰富多彩,一定也美好亮丽。
宫德伟(23分)
“水”与“杯”的启示
“真正高贵是你喝上了更甘甜的水,而不是举起了华贵的杯”一句经典之言,却揭示了人生深奥的哲理,同时也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不要只注意形式,关键是要看其内容和本质。
从本质上说,人都是一样的,不分贫富贵贱,人都是要吃饭、喝水、穿衣,而只是因为社会的分工,阶层的出现,使人们人为地分出了贫富贵贱,从而人们的衣食住行也产生了差别,就像材料所说,有的人用金杯玉壶去喝水,有的人用瓷碗去喝水,有的人干脆用手捧着去喝水,仅与之人觉得宝贵了一些,泥瓷之人觉得贫贱了许多,而只有用手捧着河水的人才痛痛快快地说一声:“好解渴呀!”正是因为用手捧着喝水的人只是注重渴了去喝水,而没有注重喝水的形式,所以他才真正感觉到喝水的畅快,他们虽然喝的是同一口井同样的水,但另两种人太注重喝水的形式,用什么杯子盛着水喝,所以便有不同的感受。
在现实生活中,就有许多人太注重形式,从而束缚了手脚,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即使自己的能力比别人强。而另外一些人则自感富贵,自觉骄傲,其实真正能力却不比别人强。我们应该真正去看内容,看实质,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努力干实事,追求真正的“高贵”。
一个企业也是这样,我们要注重产品的质量,看产品的实质,而不要只注重用什么去包装这种产品,外表再好看,质量不行,也不会得到消费者的倾赖,也不会获得真正的高贵,而真正的高贵,却是产品过硬的质量。如果产品质量好,即使没有好的形式,甚至不用包装,也会得到人们的拥护。就像用手捧着喝水的人一样,非常解渴,因为我们喝的是水,只要解渴了,我们为什么又要考虑用什么盛着喝呢?
因此,我要说,我们为了解渴而喝水,我们要追求真正的高贵,喝上更甘甜的水,而不是举起了华贵的杯,我们不能被形式束缚,而真正要去看事情的本质。
陈宏伟(23分)
现象与本质
同时一口井的水,有人用金杯玉壶去喝,有人用瓷碗泥杯去喝,有人用手捧着喝。不同的人用不同的喝水方式,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感觉。从这则材料可以悟出一个做人做事的哲理:透过现象看本质。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存在现象和本质两个方面。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暴露在外面,易于被人发现。而本质是反映事物的内涵,他决定了事物的特征,不易被人察觉。不管你是用金杯玉壶喝,还是用瓷碗泥杯喝,或用手捧着喝,但你喝到的都是一口井的水,你的目的是喝水,这是本质。
现象与本质要正确对待。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现象与本质相互依存,二者缺一不可。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事物是要正确对待,并能透过现象看本质。马克思花四十年的时间,做万余次调研,将各种社会现象总结归纳著成《资本论》。居里夫人花十二年的时间,用了几十吨矿石做试验,最后通过总结实验定律,分析发现其内在的元素——镭。倘若没有正确对待想象与本质的态度,倘若不能透过现象发现本质,也就不会有如此之成就,这也为我们的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启示。
企业经营更应注重本质。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要像立于不败之地,走上国际市场,打造国际品牌,更应注重本质,不要流于形式。就产品而言,要过多地注重产品质量的提高,而其包装、广告等相对而言为次;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而言,不是注重如何漂亮地制定制度,而是更多地关注使人才发挥最大效能……我们的海尔集团就是个典范。他的工作方式,经营策略等都是从本质上分析问题,正是由于他过硬的产品质量——实实在在的产品,注重实效的组织文化等,才造就了一艘商海中的航空母舰。相反,有些企业只注重包装设计忽略其内涵而走向衰亡。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实现美好的理想,透过现象看本质是一个人生的指明灯,它能照亮前进的路程。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