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考研政治辅导:重点知识及典型例题(53)
第六章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单项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比较符合题意的。
21.列宁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比较高标准”。对“生产力标准”理解正确的是A.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惟一标准B.生产力的发展仅仅表现在物的不断丰富上C.以生产力的现实水平来判断社会进步与否D.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标准[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对“生产力标准”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确认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比较高标准或根本标准,为人们分析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但是,对“生产力标准”必须准确而全面地理解,不能把它绝对化。首先,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标准,而不是惟一标准,尤其不能撇开生产关系来理解生产力标准,因为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要通过生产关系才能实现。发达的生产力可以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但物质财富的社会分配却不是直接决定于生产力,而是决定于生产关系。其次,“生产力标准”是“物”的不断丰富与人的不断发展的统一。生产力是人的实践能力,所以生产力的发展不仅表现在物的不断丰富上,而且表现在人的不断发展上。从人类总体历史来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的本质力量在不断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认为,发展生产力也是发展人的本质力量。再次,“生产力标准”是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和发展速度的统一。不同民族、国家的生产力要达到相同的水平,时间有长有短,速度有快有慢,不能仅仅以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判断社会进步与否,而要从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和发展速度的统一中考察社会的发展,即从是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还是束缚生产力、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个视角来判断社会进步与否。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3页;《大纲解析》第61页。
22.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是先进生产力代替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这一观点A.忽视了历史客体是人们从事历史活动的必要条件B.突出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C.否认了历史是有意识的人类活动的发展过程D.简化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历史的主体是人,是具有自我意识的机体。在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中,作为社会历史活动主体的人们离不开一定的客观条件和对象,因此说历史客体是人们从事历史活的的必要条件。选项A和C的意思是认为题干否定了历史的主体和客体的作用。“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是先进生产力代替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这一说法,实质是在强调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没有涉及历史活动的主体和客体。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比较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从而决定整个社会。先进生产力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形态的更替归根到底是先进生产力更替落后生产力的过程。所以,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结底是先进生产力代替落后生产力的历史。正因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结底是先进生产力更替落后生产力的历史,所以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3页;《大纲解析》第61页。
23.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这句话的核心意思是A.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发展中的质变B.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C.社会主义改革可以代替社会革命D.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的改革性质。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改革。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改革是必然的,它是解决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某些方面、环节的根本途径,是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是革命,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正因此,恩格斯才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也需要改革。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4页;《大纲解析》第62页。
24.“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A.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B.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决定作用C.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
D.科技革命推动社会革命[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科学技术革命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科学革命是新的知识积累基础上已有科学知识的深化、拓展和新科学发明的产生以及因此而引起的重大社会变革。科学革命的产生和发展既遵循着自身的规律及量变与质变、进化与革命、连续性与间断性辩证关系的规律,同时,又受制于社会的物质需要状况及物质生产发展规律。科学革命的根源是社会实践需要。科学革命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促使工具等发生变革,大力解放生产力,它改变生产结构、工艺结构和方法,此外还改变着人们的精神面貌、人际关系及道德伦理关系。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甚至是比较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他们把这比喻为“人类历史进步的杠杆”。科学技术通过提出改变现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要求推动社会革命。由于落后的社会制度限制了科学能力的发展,科学技术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同时,对科学技术成果的错误移植和错误的社会应用,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以,作为一种革命力量的科学技术,就本能地具有一种改变落后社会现状的要求,并形成一种趋势,从而加剧社会矛盾,促进社会革命的到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对科学技术的作用作过精辟而形象的概括,即认为科学技术是比当时法国一些著名革命家“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25人觉得有用
17
2013.05
查看:2014年考研政治辅导:重点知识及典型例题汇总 2014年考研政治辅导:重点知识及典型例题(52) ......
17
2013.05
查看:2014年考研政治辅导:重点知识及典型例题汇总 2014年考研政治辅导:重点知识及典型例题(50) ......
17
2013.05
查看:2014年考研政治辅导:重点知识及典型例题汇总 2014年考研政治辅导:重点知识及典型例题(51) ......
17
2013.05
查看:2014年考研政治辅导:重点知识及典型例题汇总 2014年考研政治辅导:重点知识及典型例题(47) ......
17
2013.05
查看:2014年考研政治辅导:重点知识及典型例题汇总 2014年考研政治辅导:重点知识及典型例题(49) ......
17
2013.05
2014年考研政治复习:150道分析题及详细答案(下),查看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