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考研政治辅导:重点知识及典型例题(32)
16.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段话体现的哲学思想是A.理论就是巨大的物质力量B.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理论不能代替实践D.理论可以决定一切[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批判的武器”是指革命理论、精神武器,特指正在形成中的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武器的批判”指的是实际的革命行动、物质武器,特指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马克思在分析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以及革命理论的作用时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在这里,马克思实际上指出了物质与精神、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理论批判与现实的革命运动都是人类解放所不可缺少的因素,并强调了物质力量对于革命的重要作用,揭示了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的辩证途径。在马克思看来,武器的批判所需要的现实的社会力量就是无产阶级。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1-52页;《大纲解析》第35-36页。
17.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A.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D.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的本质和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在实践基础上的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的过程中去,这是认识过程中的两次能动性的飞跃。虽然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质的区别,但两者又存在着联系。
首先,从认识的辩证过程来看: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同时,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成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也依赖于理性认识。C项颠倒了认识的辩证过程,因而是错误的。
其次,从两者的辩证关系来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一方面人的感性认识中包含有理性认识的因素,它是在理性认识指导下的获得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人的理性认识中渗透着感性认识的成分,离开感性的纯粹的理性,离开理性的纯粹感性,在实际生活中都是不存在的,二者辩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人的认识具有的能动性在这个题目中更具有突出的意义。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首先表现为主体对客体的选择,这种选择是以主体为转移的。木匠、画家和植物学家在观察大树之前,各自有着不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正是这些经验和专业知识影响着他们对大树的观察和感受,因而他们对客体的信息的选择表现出差异。同时,认识过程的能动性还表现在对信息选择的基础上。根据主体的知识结构和认识图式对信息进行加工,也就是信息的建构过程。制约着感性认识形成的有来自客体和主体的多方面的复杂因素,而对相同的感知对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知结果。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4页;《大纲解析》第38页。
18.黑格尔指出,对同一句格言,年轻人总不如饱经风霜的老年人所理解的广泛和深刻。这说明A.丰富的经验积累能加深我们对事物的认识B.青年人的认识永远无法超过老年人的认识C.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是认识事物的惟一来源D.认识的深刻性与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有密切关系[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感性认识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25人觉得有用
14
2013.05
查看:2014年考研政治辅导:重点知识及典型例题汇总 2014年考研政治辅导:重点知识及典型例题(31) ......
14
2013.05
查看:2014年考研政治辅导:重点知识及典型例题汇总 2014年考研政治辅导:重点知识及典型例题(30) ......
13
2013.05
查看:2014年考研政治辅导:重点知识及典型例题汇总 2014年考研政治辅导:重点知识及典型例题(24) ......
13
2013.05
查看:2014年考研政治辅导:重点知识及典型例题汇总 2014年考研政治辅导:重点知识及典型例题(25) ......
13
2013.05
查看:2014年考研政治辅导:重点知识及典型例题汇总 2014年考研政治辅导:重点知识及典型例题(26) ......
13
2013.05
查看:2014年考研政治辅导:重点知识及典型例题汇总 2014年考研政治辅导:重点知识及典型例题(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