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权威招生服务平台
新东方在线

2010报考知识全集及政治理论基干知识全集14

来源:来源于网络 时间:2009-06-12 15:15:55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一、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辛亥革命爆发前期,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清末的“新政”比较终宣告破产,随着民主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及其联系的社会力量也有了明显的发展,这些都成为了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踏上革命道路之时,就高举起民主革命的旗帜,并选择了以武装起义推翻清王朝统治的斗争方式。这也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根本不同之处。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3.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民权主义: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就是孙中山所说的政治革命。

   民生主义:在当时指的是“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4.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焦点);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要不要社会革命。

   二、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1.封建帝制的覆灭

   武昌起义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打开了清王朝统治的缺口。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

   但是,旧官僚和立宪派实际上改头换面地维持着旧政权。有的地方虽是革命党人掌权,但这些人很快蜕变为新军阀、新官僚。这就意味着,革命是很快地发展了,但它的基础并不牢固,在它的内部和外部都潜伏着深刻的危机。

   2.中华民国的建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这个政权中占有领导和主体的地位。

   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临时约法》带有革命性与民主性,但又是不完全、有缺点的,具有资产阶级性。

   辛亥革命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三、辛亥革命的失败

   1.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的果实之后,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反动政权。首先,在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军阀们为了实行专制统治,不惜投靠帝国主义。为了达到专制独裁的目的,军阀们公然进行帝制复辟活动。其次,在经济上,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比较后,在文化思想方面,尊孔复古思潮猖獗一时。

   2.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1)挽救共和的努力及其受挫

   孙中山具有顽强的革命精神,他首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不断摸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并始终坚持奋斗,但是,孙中山并没有找到中国的真正出路。应当说,护法运动的失败不仅是孙中山个人的失败,也标志着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它表明,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陷入绝境,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再也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前进了。

   (2)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客观方面(根本):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主观方面: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有用

25人觉得有用

阅读全文

2019考研VIP资料免费领取

【隐私保障】

育路为您提供专业解答

相关文章推荐

12

2009.06

2010报考知识全集及政治理论基干知识全集13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一、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1851年金田村......

12

2009.06

2010报考知识全集及政治理论基干知识全集12

第三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1840--1919) 一、鸦片战争前的......

12

2009.06

2010报考知识全集及政治理论基干知识全集11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改革开放是一场......

12

2009.06

2010报考知识全集及政治理论基干知识全集10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2

2009.06

2010报考知识全集及政治理论基干知识全集9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1.中国特色社会主......

12

2009.06

2010报考知识全集及政治理论基干知识全集8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

您可能感兴趣
为什么要报考研辅导班?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考研辅导班哪个好? 哪些北京考研辅导班靠谱? 2019考研辅导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