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高考网,提供查院校、选专业、填志愿,高考择校路线规划服务
微信小程序
高校招生小程序

快速择校

微信公众号
高校招生公众号

政策解读

010-51291557

客服热线 : 8:00-20:00

自主招生难逃应试命运 被教育产业链强行绑架(2)

2010-02-10 10:53:31 来源:网络

 

面试作录取的主要依据自主招生为何屡遭诟病

我国的高校自主招生始于2001年。当年,经教育部批准,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江苏省内首次尝试高校自主招生改革。

2003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2所高校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入选考生均须参加全国统考,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与试点学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省级招办应向考生选报的试点学校投档。到2010年,全国有资格进行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的高校已达80所。

而复旦大学和上海交大从2006年开始进行“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与从2003年22所高校开始的“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有一点最大的不同,就是这两所高校以面试成绩作为录取的主要依据,而高考成绩只作为参考依据,此举当时被称为“破冰之举”。

从一开始,自主招生就在争议声中诞生,时间过去近10年,争议声非但未平息反而愈来愈大。增加学生压力、变相争夺优秀生源、歧视农村考生、频出偏题怪题……甚至有评论称自主招生遭遇“七年之痒”(以2003年22校试点开始计算,记者注)。

在去年举行的一场“高校自主招生与高中教育改革峰会”上,一份由上海市教科院联合南京、杭州、宁波、苏州教育科学研究机构所做的“高等学校自主招生对苏浙沪高中教育的影响调研”表明,有57.8%的学生认为高校自主招生使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课业负担加重了,46.7%的教师同样感受到“因为自主招生,自己的教学负担和工作压力加大”。

其主因是,部分高中为了应对自主招生,调快了教学进度、增加了教学内容,并且开设有针对性的“应试”辅导。特别是办学质量好的学校,本身生源较好,存在“加课”的空间,所以他们更重视加快教学进度和增加教学内容。

在参加调查的高三学生中,有12.5%的同学直言:“自主招生对自己参加高考带来了负面影响。”尤其是那些来自好学校的毕业生更觉得两种不同思路的备考让他们感到多重分裂,而且其所在学校参与自主招生的学生面非常广。而多位中学校长也表示由于大学在自主招生时选用的标准、试题、遴选方式各不相同,让中学无法招架。

“这主要是因为中学还是按照应试的方式来看待自主招生”,复旦大学招生办主任丁光宏说,“我们是选拔,不是考试,学生不要去准备,也没法准备。”

复旦大学一位参加面试的老师认为,自主招生不仅是对学生提出要求,而且还对中学提出要求,“现在的学生,从小学生到中学生都太被动了,按理说,通识教育并不是大学的责任,而是从小就应该开始。”他认为,现在复旦大学自主招生的面还不大,“如果大了,就会对中学产生更大的影响”。

 

  (责任编辑:卢雁明)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高考专业报名咨询
  • 意向专业:
  • 学生姓名:
  • 联系电话:
  • 出生日期:
  • 您的问题:
  • 《隐私保障》

高考网最新资讯

高考低分择校动态

高考低分热招院校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录取几率测评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9155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