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一站式的学习教育平台

[精华][原创]我是如何通过2004年经济学综合考试的

来源:中国招生考试论坛 时间:2005-02-12 16:15:14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测评

我是如何通过2004年经济学综合考试的

2004年,我以62分的成绩险过经济学综合科考试,分数虽然不高,但通过亲身经历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探讨,希望对准备参考的兄弟姐妹们有所帮助:
一、对经济学考试的总体认识——“难度低、范围广”。基于在职人员的客观实际,经济学综合科考试总体来说并不难,深度不深,主要考察的是考生对基本概念、理论的掌握情况,甚至连运用都谈不上。因此大家不必畏惧,特别是大学学经济类专业的考生就更不用紧张了,不过是把学过的东西再复习一遍。但通过一份试卷考5门科目,可能考到的内容非常多,需要复习的范围也就非常广。
二、关于复习用书。以下两本足够了:《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第三版)和人大第二版《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综合水平统考经济学学科考前辅导》(“红宝书”)。因为考试的范围实际上就是《大纲及指南》中每章节后的练习,历次考试的题目与课后练习的题目基本上是一样的,而“红宝书”的内容就是课后练习的答案,可方便大家查找和复习。其他辅导书如机械工业出版社的《经济学应试精要》等,我认为解析太深,容易使考生误入歧途,浪费时间。非经济类专业的考生或许还需要相应科目的教科书帮助理解,但也仅作参考而已。
三、复习方法。记背为主。我以为经济学综合考试是比较死板的考试,全为主观题,没有案例分析等灵活的题目,答案都在书上,用不着发挥,背就是了。
四、如何缩小复习范围。整本《大纲》涵盖5门科目,涉及名词解释258个、简答题133个、论述题65个、计算和证明题11个,但正式考试通常只有5个名词、5个简答、1个论述、1个计算题。偌多的内容如何缩小范围呢?我的原则和方法是:
(一)考过的不背。一般来讲往年考过的题目不会再考,因此将考过的内容列为次重点或非重点,仅作了解。当然也有例外,如去年考的“购买力平价理论”简答题就是往年考过的内容又拿来再考,但这种情况毕竟是少数。
(二)太难的不背。考试是以基础概念和理论为主,如在复习过程中遇到自己都很难理解的内容或模型等,就放弃吧,考到的几率很小。
(三)根据出题规律筛选。根据历年的试题分析,出题是有规律的,如《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通常只考简答、论述题,名词解释就不用花太多功夫。《西方经济学》肯定考一个计算题,也是这个考试中唯一能体现点运用能力的题,就把西经中的计算题多做几遍,熟练于胸。还有,据说考试有严格的评分标准,答到几点给几分,因此书中一些答案层次不分明、内容复杂冗长的论述题、简答题也不用背,因为这样的题目不便于改卷给分。
(四)大纲新调整内容是重点。第三版《大纲》与第二版相比,内容和习题根据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作了较大的增减或调整,应把这部分内容作为复习重点,才能体现考试的“与时俱进”。如去年考到的“寻租行为、分类所得税、最佳外汇规模储备指标”都属于这部分内容。这些内容论坛上已有同学整理出来了。
五、复习安排。去年5月我专门请了探亲假,另加“五一”7天假期住在学校里专门复习。除去回家的一个多礼拜,完全用于复习的时间大约有20天。考试需要记背的内容非常多,抽出时间、选定地点、集中精力、突击记忆是非常必要的,在没人打扰的环境里复习效果也比较好。
六、我的复习小技巧。
(一)拆书。这本《大纲》太厚,我就把它按科目拆成5本,方便携带、翻阅,遇到如西方经济学与货币银行学等相互有交叉的内容,还便于对照比较。
(二)标注。把历年考过的题目、新增加或调整的内容题目都在书上事先标注出来,便于复习。
(三)录音。论述题太长,在列出提纲记忆的同时,我自己念着论述题并用录音笔录下来,在休息或做其他事时听,帮助记忆。
七、重点强调:
(一)猜题押宝不可取。去年看过网上人大复习资料的同学都深有体会,人大辅导老师押到的题目也寥寥无几。去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考到的论述题就非常出人意料,我熟背十多个论述都扑了空,因此奉劝大家要想通过考试还是老老实实把《大纲》好好过一遍,尽量多地记背一些内容。
(二)历年考题一定要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历年考题不仅是拿来做模拟测验或参考用的,更是用来掌握考试和出题规律的。虽然网上有很多现成的对历年考题的分析,但建议大家最好在复习中能穿插地亲自看一看,认真地想一想,如此才能深刻地领会和把握考试规律。
(三)有空常到yuloo论坛上看看。去年偶然发现这个论坛,我得到了很多启示和经验,下载了很多有用的资料,在此衷心感谢各位无私的朋友!今年备战英语,希望大家能和我一样,在论坛上奉献和获得更多有益的东西!
[此贴于2005年03月15日11:19:27,被 风笑柳 修改]

[此贴于2005年03月15日11:27:35,被 风笑柳 修改]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阅读全文

一站式择校服务!【免费领取】专业规划&择校方案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意向专业 :
 意向院校 :
*当前学历 :
免费领取 :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用户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评测
    相关文章推荐
    2025年三所知名院校同等学力申硕即将开课,还剩最后报名机会!抓紧!
    2025年三所知名院校同等学力申硕即将开课,还剩最后报名机会!抓紧!

    2026年浙江工商大学、西南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三所知名院校同等学力申硕即将开课,均剩最后报名机会。入学需提交材料审核,申硕要满足学位等条件,三校各有商科、师...

    790评论2025-09-19 11:14:46
    2020同等学力申硕综合考试难吗?    
    2020同等学力申硕综合考试难吗?   

    同等学力申硕考试科目有综合和外语两门,关于这两门科目的考试难度,是同学们比较关心的。那么,我们来看看同等学力申硕综合

    00评论2020-04-28 09:03:18
    2019同等学力经济综合考试考点、重点分析
    2019同等学力经济综合考试考点、重点分析

    同等学力考试马上就要开始了,同学们应该紧锣密鼓的开始同等学力申硕考试的学习。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同等学力申硕经济重点考试

    00评论2019-04-19 10:54:37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报考资格测评
    扫码关注
    在职研究生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64100 15901414202
    微信咨询
    用手机号进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15901414202

    张老师

    15901414201

    张老师

    15811207920

    育小路

    一对一免费咨询

    张老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