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系统梳理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在职研究生考试科目。同等学力申硕含课程班与申硕考试,后者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非全日制研究生分初试、复试,初试含思政、英语及两门专业课,复试有专业笔试、面试和英语听力口语测试,为考生备考提供明确指引。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同等学力申硕考试科目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在职研究生通过同等学力申硕方式招生时,采用先学后考模式,整体考试难度相对较低,适合在职人员报考。
课程班阶段:该阶段无入学考试,一般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即可报名参加课程学习。在此期间,学员将系统学习宪法学、行政法学的专业知识,如宪法的基本理论、国家机构的宪法规定、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行为等课程内容。通过课堂学习、案例研讨等方式,为后续的申硕考试和专业实践奠定基础。
申硕考试阶段:完成课程班学习并修满学分后,满足本科毕业且获得学士学位满3年条件的学员可参加申硕考试。申硕考试科目主要包括外国语水平考试和学科综合水平考试。
外国语水平考试:考试语种有英语、俄语、法语、德语、日语等,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任选其一。考试内容主要考查考生的外语词汇、语法、阅读理解、翻译和写作能力。例如,英语考试难度大致在大学英语四六级之间,题型包括词汇选择题、阅读理解题、翻译题和写作题等,旨在测试考生运用外语进行专业学习和交流的能力。
学科综合水平考试:针对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学科综合考试内容涵盖宪法学和行政法学两大核心领域。考试题型一般有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在宪法学部分,可能会考查宪法的起源与发展、宪法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知识点;行政法学部分则会涉及行政法的概念与特征、行政主体、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内容。考试注重考查考生对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科目
以非全日制研究生方式报考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考试难度相对较高,对考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要求更严格。
初试科目:初试为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一般在每年12月底举行。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专业课一和专业课二。
思想政治理论:满分为100分,考试内容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方面。考试旨在考查考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是否具备正确的政治立场和价值观。
英语(一):满分为100分,主要考查考生的英语词汇量、语法掌握程度、阅读理解能力、翻译能力和写作能力。题型包括完型填空、阅读理解、新题型、翻译和写作等,难度较高,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和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
专业课一和专业课二:不同招生院校对专业课的设置和考试内容有所差异,但通常围绕宪法学和行政法学展开。例如,有的院校专业课一为法学基础理论,考查法理学、中国法制史等内容;专业课二则专门考查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的专业知识,包括宪法学和行政法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制度等,题型可能有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这些题目注重考查考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度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对法学前沿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复试科目:初试成绩达到报考院校划定的复试分数线后,考生将进入复试环节。复试一般在次年3 - 4月进行,由招生院校自行组织,内容主要包括专业笔试、面试和英语听力口语测试。
专业笔试:进一步考查考生对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深度,题目可能更具专业性和前沿性,如对宪法修正案的解读、行政法领域的热点问题分析等。
面试:面试环节注重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专业素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考生可能会被要求阐述对某个宪法学或行政法学理论问题的看法,或者分析实际案例,同时也会考查考生的科研潜力和学习态度等。
英语听力口语测试:考查考生的英语听力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通过对话、问答等形式,了解考生运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在职研究生招生院校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在职研究生主要是以同等学力申硕招生的,学费并不高,一般在1.6万元-4.5万元之间。具体和院校有关,比如:
招生院校 | 招生简章 | 学费 | 学制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 1.6万元 | 2年 | |
中国政法大学 | 4.5万元 | 2年 |
报考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在职研究生,清晰掌握考试科目是制定有效备考计划的前提。无论是选择同等学力申硕还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方式,考生都应根据考试科目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备考,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顺利开启专业深造之路。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