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同等学力经济学大纲第三版与第四版对比
旧大纲 |
08 年实际考题题型 |
新大纲 |
|||
|
|
一、单选 |
8 × 2 分 =16 分 |
一、单选 |
8 × 2 分 =16 分 |
一、名词解释 |
5 × 3 分 =15 分 |
二、名词解释 |
4 × 3 分 =12 分 |
二、名词解释 |
4 × 3 分 =12 分 |
二、简答题 |
5 × 7 分 =35 分 |
三、简述题 |
4 × 8 分 =32 分 |
三、简述题 |
4 × 8 分 =32 分 |
三、论述题 |
2 × 25 分 =50 分 |
四、论述与计算题 |
2 × 20 分 =40 分 |
四、论述与计算题 |
2 × 20 分 =40 分 |
从考试样卷题型来看
从大纲章节内容来看
旧大纲 |
新大纲 |
|||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部分 (变化最大) |
||||
导论 |
两个大知识点 |
导论 |
五个知识点(内容与旧大纲也不同) |
|
第一章 |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三小节) |
第一章 |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三小节) 2/3 的内容同 |
|
第二章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四小节) |
第二章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三小节)其中第一小节内容 2/3 同,后几节均不同 |
|
第三章 |
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理论与实践(三小节) |
第三章 |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过渡(四小节)内容均不同 |
|
第四章 |
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五小节) |
|
|
|
第五章 |
社会主义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五小节) |
第四章 |
社会主义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五小节)内容基本相同 |
|
|
|
第五章 |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四小节) |
|
第六章 |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分配制度(三小节) |
第六章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四小节)知识点有同,但整体的侧重点有变化 |
|
第七章 |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四小节) |
第七章 |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四小节)基本内容相同 |
|
|
|
第八章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结构调整(三小节) |
|
第八章 |
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四小节) |
第九章 |
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四小节)内容基本不同 |
|
第九章 |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政府职能与政府调节(五小节) |
第十章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调节(五小节)除第一小节不同,其他四节均同 |
|
西方经济学部分 (内容完全一致) |
||||
国际经济学部分 新增一章(经济全球化趋势),其他内容均同 |
||||
财政学部分 该部分第四章《税收原理》中,新增加一小节(税收原则) , 删掉了旧大纲中(征税中的公平与效率)一节 |
||||
货币银行学 变化较大 |
||||
第一章 |
货币供求理论(三小节) |
第一章 |
货币供求理论(三小节)内容同 |
|
第二章 |
利率理论(四小节) |
第二章 |
利率理论(四小节)新增利率的本质 |
|
第三章 |
通货膨胀理论(三小节) |
第三章 |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四小节)本章新赠了通货紧缩一节,同时通货膨胀部分的考试侧重点也发生了变化 |
|
第四章 |
金融体系(三小节) |
第四章 |
金融中介体系(三小节)内容基本没有相同的 |
|
第五章 |
金融市场(三小节) |
第五章 |
金融市场(四小节)该章新增了(风险投资)一节 |
|
第六章 |
金融创新(三小节) |
第六章 |
金融监管体系(五小节)内容均不同 |
|
第七章 |
货币政策(四小节) |
第七章 |
货币政策(四小节)旧大纲中部分内容删除,新增看(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
|
第八章 |
汇率理论(三小节) |
第八章 |
汇率理论(二小节)关于汇率的考察点有变化,删掉了 人民币汇率制度。 |
|
第九章 |
国际金融体系(六小节) |
第九章 |
国际货币体系(五小节) 2/3 的内容同 |
|
第十章 |
内外均衡理论(三小节) |
第十章 |
内外均衡理论(三小节)内容比旧大纲简略,知识点基本同 |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2026年浙江工商大学、西南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三所知名院校同等学力申硕即将开课,均剩最后报名机会。入学需提交材料审核,申硕要满足学位等条件,三校各有商科、师...
同等学力申硕考试科目有综合和外语两门,关于这两门科目的考试难度,是同学们比较关心的。那么,我们来看看同等学力申硕综合
同等学力考试马上就要开始了,同学们应该紧锣密鼓的开始同等学力申硕考试的学习。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同等学力申硕经济重点考试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