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权威招生服务平台
微信公众号
在职研究生微信公众号

政策解读

微信小程序
在职研究生微信小程序

快速择校

在职研究生招生院校

上海海关学院研究生复试公告:上海海关学院2025研究生MPA复试安排通知已公布

来源:育路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时间:2025-01-26 18:00:00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测评

上海海关学院2024研究生MPA复试安排通知已公布,具体内容请查看正文。

上海海关学院2024年MPA研究生复试即将进行,现将复试报到、个人材料提交等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复试报到安排

(一)考生复试报到时间、复试时间以及报到地点见下表:

1.复试报到时间:3月24日(星期日)上午8:00

2.专业面试(笔试)时间:专业笔试时间:8:30-10:30;专业面试时间:12:30开始。

3.报到地点:候考室:志行楼B305。

(二)复试面试顺序及考场安排现场另行通知。

二、资格审查材料

(一)提交时间

MPA考生于3月22日上午9点前上传。

(二)提交要求及方式

参照《复试资格审查操作手册(考生版)》(附件1),登录上海海关学院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https://gmszs.shcc.edu.cn/pas)“复试-资格审查”模块上传以下材料:

1.学历学位证明:

(1)应届生提供注册章齐全的学生证(原件扫描件)或学信网下载的《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2)往届生提供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原件扫描件);或学信网下载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不能在线验证的考生提供《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

(3)同等学力考生提供大学专科学历证书或大学本科结业证书(原件扫描件)。

(4)其他情况,需提供说明和相应证明材料供学校审核。

2.身份证、初试准考证。

3.大学英语四、六级成绩单(证)。

4.加盖有红色公章的大学成绩单(学校教务部门或档案保管单位的公章均可)。

5.《思想政治考察意见表》(附件2)(包括工作资历、岗位任职经历、近三年年终考核等次、思想政治及现实工作表现等信息)。

6.其它反映工作实绩、外语水平(如托福、雅思、高级口译、GMAT等英语能力测试成绩或证书)、能证明本人职业技能专长和专业能力的材料(不超过5项,原件扫描件)。电子版PDF材料请按照“科创竞赛证明”“学术成果”等命名。

7.上传《考生诚信复试承诺书》(附件3),亲笔签字后扫描成pdf一并提交。

8.报名期间学历(学籍)网上校验未通过的考生须提供学信网下载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不能在线验证的考生提供《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

9.逾期未按照上述要求提交复试相关材料视为自动放弃复试资格。

三、线下报到要求

(一)抵沪到上海海关学院公共交通方式

1.火车抵沪

上海火车站——乘地铁1号线至人民广场站换乘地铁2号线到龙阳路站可换乘地铁16号线到华夏中路站,出站后步行20分钟左右至学校。

上海火车南站——乘公交南川线可直达学校或乘地铁1号线至人民广场站换乘地铁2号线到龙阳路站可换乘地铁16号线到华夏中路站,出站后步行20分钟左右至学校。

上海虹桥火车站(高铁)——乘地铁2号线到龙阳路站,可换乘地铁16号线到华夏中路站,出站后步行20分钟左右至学校。

2.飞机抵沪

虹桥机场——机场2号航站楼乘地铁2号线到龙阳路站可换乘地铁16号线到华夏中路站,出站后步行20分钟左右至学校。

浦东机场——乘地铁2号线或磁悬浮到龙阳路站可换乘地铁16号线到华夏中路站,出站后步行20分钟左右至学校。

3.地铁2号线龙阳路站可换乘地铁16号线到华夏中路站,出站后步行20分钟左右至学校。

(三)报到日当天考生凭身份证、初试准考证从我校南门进入校园(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华夏西路5677号)。送考人员和机动车不可进入校园。

四、食宿安排

(一)我校不收取复试费,复试期间的交通、食宿,请考生根据复试时间提前妥善安排;用餐可前往校内学苑餐厅窗口购餐,相关费用由考生自理。

(二)我校宾馆博海楼3月23日有少量单人间余房,仅限考生本人入住。请提前联系博海楼前台可否入住。电话:见官网(每日9:00-16:00)。

(三)考生凭身份证办理入住手续,住宿费用自理。

五、联系方式

报考院系联系电话:见官网

预祝各位考生复试顺利!

附件1 复试资格审查操作手册(考生版).pdf

附件2 上海海关学院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考察意见表(非全日制).doc

附件3 考生诚信复试承诺书.docx

原标题:【MPA复试安排通知】2024年上海海关学院研究生招生线下复试及材料提交通知

文章来源:https://yjsc.shcc.edu.cn/2024/0319/c225a59461/page.htm

如果各位考生由于调剂院校或者专业不满意,(或没有达到院校复试分数线),未来还有以下几种出路可选择:

(1)直接就业。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可以考虑直接就业。

工作2~3年之后可以考虑选择在职研究生,继续实现自己的梦想!

(2)继续考研。如果对考研有强烈的决心和热情,可以选择再次备考。总结之前的经验教训,重点攻克自己的弱点,再次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

(3)考公务员或教师编制、银行编制、医院编制、国企等。如果体制内工作感兴趣,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准备公务员考试或事业编考试。这些考试的准备内容与考研有相关性,可以减少复习压力。并且工作2~3年之后还可以选择在职研究生,来助力自己升职加薪!

(4)参加事业单位或企业招聘。如果不想立即投入到考研中,可以选择参加事业单位或企业的招聘考试。利用这段时间先积累工作经验,后期根据职业发展需求再考虑提升学历。

(5)创业。如果不想给别人打工,可以考虑创业。但创业需要充分的准备和家人的支持,需要谨慎考虑。

(6)出国留学。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可以考虑出国留学。如果不想出国还想获得双证硕士,目前有一些中外合作或者国际院校,不用出国也可以在短时间拿到学历学位证书,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增加筹码。

总之,考研失败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兴趣,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阅读全文

一站式择校服务!【免费领取】专业规划&择校方案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意向专业 :
 意向院校 :
*当前学历 :
免费领取 :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用户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评测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在职研究生政策变化分析:条件、材料细节需了解
    北京在职研究生政策变化分析:条件、材料细节需了解

    北京在职研究生政策变化大。非全日制研究生门槛提升,定向培养成主流,学历、工作年限要求提高。同等学力申硕宽进严出,申硕资格和考核难度升级。中外合作与国际硕士强化资...

    490评论2025-10-18 08:51:45
    西藏在职研究生证书类型与含金量,好就业的专业推荐
    西藏在职研究生证书类型与含金量,好就业的专业推荐

    西藏在职研究生证书类型有非全日制双证,用于考公、评职称等;同等学力单证,适合医护等评职称;中外合作办学证,外企、跨境文旅企业认可。好就业专业有护理、公共管理、旅...

    510评论2025-10-17 09:10:47
    临床医学在职研究生就业优势有哪些?对职场晋升有帮助吗
    临床医学在职研究生就业优势有哪些?对职场晋升有帮助吗

    临床医学在职研究生通过系统学习提升专业技能和学历,显著增强就业竞争力。就业优势体现在医疗行业的高需求岗位,如临床医师和研究员,就业率高且薪资待遇优厚。对职场晋升...

    740评论2025-10-16 10:37:35
    刑法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时间及考试时间说明
    刑法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时间及考试时间说明

    刑法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时间全年滚动,春秋季为黄金期,热门院校或方向可能提前满额。申硕考试报名分四步,3月1日前需在信息平台注册,3月10-23日在中国教育考试网报...

    310评论2025-10-16 09:00:27
    医学在职研究生就业前景分析:晋升、评职称、转型助力
    医学在职研究生就业前景分析:晋升、评职称、转型助力

    医学在职研究生就业前景好,能助力晋升。临床岗位可突破科研短板,护理岗位助转型管理,公共卫生岗位可参与政策制定。评职称上,能缩短年限、满足科研指标,基层还有倾斜政...

    470评论2025-10-15 11:26:17
    重庆在职研究生入学难度与报考条件:2种报考途径解析
    重庆在职研究生入学难度与报考条件:2种报考途径解析

    重庆在职研究生入学难度与报考条件:同等学力申硕课程班大专可入学,申硕需本科获学位满3年,免试入学,申硕统考两门60分及格;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类本科毕业满3年或大...

    760评论2025-10-14 10:18:05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报考资格测评
    扫码关注
    在职研究生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64100 15901414202
    微信咨询
    用手机号进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15901414202

    张老师

    15901414201

    张老师

    15811207920

    育小路

    一对一免费咨询

    张老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