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快速择校
2014年十月在职联考报名时间已经确定,各院校招生简章也陆续公布招生信息。本文为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在职工程硕士招生简章内容。
东北师范大学是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教育部批准设置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111计划”即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高校之一;教育部“援疆学科建设计划”40所重点高校之一;教育部直属的六所综合性师范大学之一;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高校。
一、报考条件
2011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学士学位,或者2010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本科毕业证书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以及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
报考计算机技术领域和软件工程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限制,入学前未达到上述年限要求而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的,须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两年以上,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二、招生计划
招生领域:软件工程、计算机技术、环境工程
软件工程领域研究方向(招生单位为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
根据基础教育信息化和各行业信息化对人才的实际需要,设置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数字化学习环境、教学资源、教育动漫以及软件体系结构与产品工程五个研究方向。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主要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信息化环境下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基本方法等。
数字化学习环境设计与应用:主要研究数字化学习环境设计与应用的方法与技术。
教学资源:主要研究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的方法与开发技术。
教育动漫:主要研究动漫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方法与关键技术。
软件体系结构与产品工程:主要研究软件的体系结构、特定领域软件产品线构造与过程管理的方法与关键技术。
计算机技术领域研究方向(招生单位为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现设有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数字化图书馆、信息化教育管理、校本教材开发、教学资源建设、网校建设与管理系统等七个研究方向。
环境工程领域研究方向(招生单位为环境学院):
本学科在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专业基础上,经过长期积淀和发展,并针对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对高端人才的实际需要,形成了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新技术开发应用工程,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环境友好材料研制及应用技术,清洁生产审核与循环经济规划,环境毒理与污染控制技,以及生态环境材料开发及应用工程6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环境工程领域研究方向(招生单位为物理学院):
根据国家对能源产业结构的整体调整,针对新能源产业高端人才严重短缺的实际,设置了海洋潮流能发电关键技术、北方偏低风速风能规模化开发利用、大规模多能互补照明系统应用和高校新能源师资培养四个研究和培养方向。
招生人数:50人。学校将根据初试成绩及我校实际情况,在复试前确定各领域具体招生人数。
三、报名及考试
(一)报名事宜
采用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网上报名:2014年6月20日至7月10日期间按要求注册、上传电子照片、完成网上报名,网上缴纳报名考试费,生成并打印《2014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备现场确认用。
现场确认:考生于7月11日—14日持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或护照)、满足报考条件的最高学历、学位证书以及《2014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报名登记表》,到各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现场确认点,核验并确认报名信息。报名信息经考生签字确认后,一律不得更改,由此产生的后果,由考生自负。
考生可于10月16日后登录信息平台下载准考证
报考者须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如果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者,无论何时,一经发现,一律取消其报名、考试或录取资格。
(二)考试要求:
考试科目: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简称GCT)、专业考试,共计2门。其中,GCT实行全国联考。
专业考试的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及其它注意事项请于6月30日后见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网站最新通知。
联考科目考试时间:
2014年10月26日8:30—11:30 GCT考试
具体考试地点见准考证。
联考科目参考书目:《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四、录取
根据考生的初试成绩和第二阶段考试成绩,结合考生的思想品德、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按照“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确定录取名单。录取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但未获得学士学位的人数,不得超过本校当年录取人数的10%。录取的考生为原单位委托培养,在学期间不转工资、人事等关系,享受原单位福利待遇,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
五、学制及培养方式
学制为3年,实行脱产、半脱产(只限于长春市)、寒暑假集中学习三种培养方式,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半年。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
六、学费:共计18000元。
小编将及时更新各院校工程硕士招生信息,考生也可拨打咨询电话:010-51264100 张老师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跨专业考生报考在职研究生时,如何高效选择热门专业与院校?本文深入解析当前专业就业趋势、顶尖院校实力对比,并提供跨专业申请专属策略,包括选校技巧、备考规划和职业发...

国际政治同等学力申硕考试时间目前,有多所院校招收国际政治在职研究生,学员可通过同等学力申硕的方式报考。同等学力申硕分为课

医学在职研究生含金量高低直接影响医疗从业者的职业发展与薪资水平,本文深入解析其实际价值,包括就业前景、行业认可度及学习收获。同时,详细探讨报考条件中的学历门槛,...

北京在职研究生院校推荐聚焦管理学专业招生,特别适合跨专业考生报考。文章分析北京地区多所高校的在职研究生项目,包括招生政策、课程设置及跨专业要求,帮助考生根据自身...

同等学力申硕模式适配职场人对法学在职研究生“低门槛入学、高效拿证、院校认可度高”的需求。文中整理了中国政法大学等6所法学在职研究生好考的院校,解析其法学领域认可...

中国古代史在职研究生入学条件中国古代史在职研究生的报考主要分为“学历教育”(非全日制)和“学位教育”(同等学力申硕)两类,二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