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择校
政策解读
随着我国教育市场的日益繁荣,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让孩子接受国际化的教育,但是随着实际情况的转变也有部分家庭想要让孩子从国际小学转学到私立小学,然而,对于非京籍的孩子来说,满足私立小学转学要求还是比较困难的,在这个问题上,许多家长陷入了焦虑,今天我们特意整理了关于非京籍学生上北京昌平区国际小学转学私立小学要求,希望能为家长们提供一份实用的指南。
非京籍上北京昌平区国际小学转学私立小学需要满足一定条件的要求,包含户籍迁移或实际居住地的变更,具体私立小学转学要求有非京籍学生户籍随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户籍从外地迁移到北京,变更后的户籍不在原就读学校的入学范围内;或者是非京籍学生实际家庭居住地址随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居住地在北京市内进行变更,变更后的居住地不在原就读学校的入学范围内。需要注意的是本区内转学原则上同一服务范围内不予转学,而且非京籍转学要求在北京市内有新购入的房产。
申请转学学生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登录昌平区转学服务平台,仔细阅读“转学须知”,选择转学类型和学段,首次进入请先注册,根据提示填报基本信息,并按要求上传相关材料原件照片,保证填报的基本信息与上传的房产证、户口簿等相关材料的信息一致,并且下载打印“知情同意书”,认可“知情同意书”内容后,签名上传。双(多)胞胎子女须重复上述流程,分别进行填报。
下面我们汇总了部分北京昌平区私立小学名单,大家可以参考了解,感兴趣的家庭可以点击学校名称详细了解:
课程设置:中文、英语、艺体、数理、俱乐部课程(钢琴、乐器、魔术、游泳、高尔夫、马术、舞蹈、绘画、陶艺、书法、科技工艺等)
小学学费:小学每年学费为11万元
班级人数:每班人数在20-25人之间
寄宿要求:寄宿兼走读
学校地址:位于昌平区昌怀路157号
课程设置:基础课程、必修课程、拓展课程(围棋、美术、舞蹈、足球、篮球、乐器、合唱、摄影、演讲、主持等)
小学学费:每年学费标准为6.68万元
班级人数:每个班级的人数会在20-30人之间
寄宿要求:寄宿兼走读
学校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水库路12号
课程设置:基础课程(体制课程、剑桥英语、外教口语、分级阅读)、特色课程(经典吟诵、武术、书法、古琴、国画、舞蹈等)兴趣课程(数学思维、国粹京剧、中医常识等)
小学学费:每年学费的费用为4.6万元
班级人数:每班学生30人
寄宿要求:寄宿兼走读
学校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展示门路17号
课程设置:学校小学课程设置紧扣国家标准,,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未来栋梁之材,整合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学校开设了近60门学生兴趣课程,包括书法、国画、水彩、武术、舞蹈、奥数、科创、钢琴、古筝、手工和轮滑等,学生可以根据兴趣选择喜欢的课程。
小学学费:每年学费的费用为4.8万元
班级人数:每班学生30人
寄宿要求:寄宿兼走读
学校地址:北京市昌平区顺沙路6号
以上就是关于非京籍上北京昌平区国际小学转学私立小学要求的相关内容,希望这份整理的信息能够帮助到所有非京籍的孩子,意向转学的非京籍家庭满足条件后可以报名昌平区小学转学,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学校时,还需根据孩子的兴趣、特长和实际需求综合考虑。
推荐阅读>>>2024年北京昌平区小学学区划分表一览!共11个学区
2025学年北京昌平区学费便宜的私立小学排名一览!附昌平区小学入学政策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经授权后方可发布,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联系邮箱:2498144268@qq.com
答就读私立学校补课需求不大,在学校老师能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查缺补漏,在私立学校就能解决家长报课外辅导的问题,孩子在学校学的...
答外地转北京上私立小学只要满足学校所在区的小学入读要求学籍也可以转。京籍从外省转回北京上小学需要提交的审核材料:①《小学申...
答家长,您好很高兴为您介绍北京民办高中,北京民办高中很多,您提到的高性价比,实际上也是根据不同家庭经济情况决定的,我们给各
答北京小升初划片入学是指根据学校分布、学生数量及教育资源状况等因素,将特定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学区,每个学区内的小学毕业生在升...
答在北京上私立学校没有六年一学位的说法,六年一学位主要是针对在北京上小学、初中的孩子,目前北京大部分城区都有六年一学位的说...
答北京私立高中类型主要分为两大类,包括国内高考方向的私立高中和走出国留学方向的国际高中,对学生的培养方向不一样,家长可根据...
1999-2025 北京育路互联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京ICP备10025267号-13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989号
免费咨询
张老师
关注微信公众号
招生政策随时看
关注小程序
学校简章学费随时查
报名咨询电话:400-005-1568
育路教育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