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关注:19年7月国际学校开放日全国优质国际高中国际初中国际小学推荐
“妈妈!我不会穿衣服!”“妈妈!我打不开!”“妈妈!我……”
对3 岁以前的孩子,无论是爸爸还是妈妈,听到这样的话,基本上都会颠颠
地跑过去,为孩子做这做那。孩子稍微大一些后,这些事情妈妈们基本上会让孩
子自己做,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自己整理玩具等。有的孩子会很胜任而且很
喜欢做这样的事,有的孩子则整日把“我不会”挂在嘴边。
由于父母工作忙,柳儿从小被送到爷爷奶奶身边。对于这个小孙女,爷爷奶
奶那是一个宠啊,怎么说呢?比如吃饭,一口一口地喂,孩子不愿意吃,就追着
喂,妈妈坚持让孩子自己学吃饭,可是一转身,爷爷奶奶又你一口我一口地喂上
了,一直到该上幼儿园了,孩子还不会自己用勺子吃饭,更别说筷子了。好在不
再跟着爷爷奶奶,孩子总算会用勺子了。一次去同事家,看到不到两岁的孩子筷
子用得那个顺溜儿,柳儿妈大受刺激,回家后就把勺子给收了起来,把筷子硬塞
到孩子手里。
为了让孩子更快地学会用筷子,柳儿妈甚至采用了一些奖励措施,如看动画
片、去动物园等,结果却是孩子很快学会了讨价还价。
柳儿妈好懊恼啊。
其实,孩子想通过讨价还价获得的好处,基本上都与物质有关。如果养成了
孩子这种习惯,结果自然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当孩子长大以后,“我不会”这个词是爸爸妈妈听到孩子说的最揪心的话。
一位妈妈曾发愁地说刚上小学二年级的孩子说自己一点也不喜欢上学,不喜
欢看书,不喜欢做作业,因为“我不会”。“如果这时候就开始厌学,孩子的将
来在哪里啊?”
因为不会,失去了自信,人也就变得自卑、胆怯,不会主动做事,即使在别
人的催促下被动去做了,也会因为一个小小的困难而退缩。所以,如果孩子爱说
我不行,家长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研究人员发现,挫折承受力弱,居然是误用“赏识教育”的结果。为了鼓励
孩子,动辄将“真棒”、“最聪明”、“最厉害”挂在嘴边。但是,孩子在外获
得的信息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他发现自己不但不是最棒的,在某些方面还差得很
远,自信心从此一落千丈。
关注过多,是造成挫折承受力弱的又一原因。备受关注的孩子怕出错,非常
在意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不敢轻易尝试。
3~6 岁是保护儿童自信心的关键期,要多倡导精神鼓励,如拥抱、抚摸、口
头夸奖等,拥抱本身会换来孩子的妥协,拥抱传达的信息是:我相信你能做得好,
你也有责任做得好。
1.自信心是从经历中获得的。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能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
己做,是家庭培养孩子自信心最简单和有效的方法。
2.家长应多去表扬孩子的努力,而不是当下的某个结果。不要说:“你今天
表现很好”,而是说:“因为你今天努力控制住自己,上课不乱跑,所以我要表
扬你”。清楚地让孩子知道,父母更重视自己努力的过程,能使他们有信心面对
困难。
入学帮助热线:400-805-3685010-51268841
咨询热线:010-51268841
国际学校择校
我要给孩子
报学校